文档详情

第六章 冶金过程动力学应用.ppt

发布:2020-02-24约6.36千字共1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脱氧与脱碳 根据化学反应 [C]+[O]=CO(g) lgKCO =1168/T+2.07 W:钢液量,吨。 * --- 高碳、中碳钢 ( 碳含量变化很小视为常数) / m3 * --- 低碳钢 ( 氧含量变化很小视为常数) /m3 * 脱氢 / Dehydrogenation 钢液中 H 扩散系数较大,α=1。 pH2 -- - 气泡内氢压力,Pa; M[H] -- - 氢摩尔质量,kg/mol; ω[H]--- 钢液中氢质量分数。 * 脱氢与吹氩的关系 /m3 * 脱碳与脱氢的关系 * 真空脱气 / Vacuum degassing 气体原子在钢液表面,由原子态变成分子态后逸出。 * 脱气步骤 (1)金属液内气体原子通过对流和扩散迁移到金属液面; (2)在金属液或气泡表面上发生界面化学反应, 生成气体分子。 (3)气体分子通过气体边界层扩散进入气相, 或被气泡带入气相。 * 动力学方程 A?表面积; c A?钢液内部浓度; csA?气液界面处的浓度。 * 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式中 V?钢液的体积。 式中cA0、cA?钢液的原始浓度及真空处理t时 该元素的浓度。 * 生核频率 假定单位炉底面积上的生核频率和氧的过饱和值成正比 : 一个气泡的体积: * 单位炉底产生的CO体积 这一结论与电炉大体相符,金(T.King)从30t电炉的生产数据,得出脱碳速率与?O的2.2次幂成正比。 * 非均相形核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p附=p静 (活性孔隙) p静=?lgh h * 气泡形成过程 p附,p静方向一致 pco pmax * 气泡形成压力变化 * 脱碳反应动力学步骤 (1)碳和氧扩散到CO气泡表面; (2)在CO气泡表面发生反应: (3)生成的CO气体扩散到气泡内部,使气泡长大并上浮。 * 控速环节 / Rate controlling step (1)碳和氧扩散到CO气泡表面; (2)在CO气泡表面发生反应: (3)生成的CO气体扩散到气泡内部,使气泡长大并上浮。 Dg比Dl约大5个数量级 pCO = pCO,s 化学反应处于 平衡状态 控速环节 钢液边界层扩散 * 对于中、高碳钢液 碳和氧向CO气泡表面扩散; 碳扩散 氧扩散 cCs=cCb (控速环节) c (mol·m-3) = * 单个球冠状气泡 Vm---气泡中1 mol CO的体积。 H?0.5r * 传质系数求法 取:雷诺数1000 韦伯数18 奥特斯数40 (斯托克斯公式) * 1mol CO气泡体积 * 球冠表面积 * 气泡长大 * CO 溢出时气泡半径 x = h时: * 转换 ?w[O] =w[O]-w[O]s ; T=1873K; R = 8.314 J·(mol.K)-1; D=5?10-9 m2·s-1; g = 9.8 m·s-2; ? = 7.2?103 kg·m-3; pg =1.013×105 Pa。 * r = f ( h, ?w[O ]) ?w[O] =w[O]b-w[O]s T=1873K; R = 8.314 J·(mol.K)-1; D=5?10-9 m2·s-1; g = 9.8 m·s-2; ? = 7.2?103 kg·m-3; pg =1.013×105 Pa。 * 气泡冶金 钢包吹氩是一个常用的钢液净化方法。 人们关心把钢中氧、氢含量降到一定值时,需要鼓入多少氩气?鼓入的氩气量与碳含量有什么关系? 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动力学原理进行预测。 * 不同状态下气体转换 * 吹氩脱气过程 De-N,-H,-O,-C process by argon blowing * 脱气动力学步骤 (1)氧、碳、氢等穿过钢液边界层扩散到气泡表面: [O]?[O]s, [C]?[C]s, [H]?[H]s, [N]?[N]s等 (2)在Ar气泡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 [O]s+[C]s?[CO]s,2[H]s ?H2, 2[N]s ?N2, 等 (3)生成的气体从气泡表面扩散到气泡内部,并随   气泡上浮排出。 * 控制环节 (1)氧、碳、氢等穿过钢液边界层扩散到气泡表面: [O]?[O]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