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试种一粒籽》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3-11-19约2.5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种一粒籽》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7义务教育教科书 内容来源: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教学主题:试种一粒籽 课 时:共2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健康、安全地生活 二年级学生可能听说过,看到过关于种植的事,但大多数学生还没有亲自尝试过,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去观察种子萌芽的过程,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愿望。 (2)愉快、积极地生活 让学生去经历,感受,发现生命的神奇和不可思议,从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让学生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活动,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实践,通过与自然和生活的对话,提升自己的品德,获得成长。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初次尝试人于自然对话带来的整体成长快乐。 2. 学情分析 (1)基于健康、安全地生活 二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也有积极参与实践劳动的欲望和意愿。因此本活动内容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2)基于愉快、积极地生活 要有辨识正当的快乐与不正当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学习与锻炼。 基于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本课教学活动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种植活动。 (4)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正确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掌握植物种植的简单技能及植物管理方法,观察植物生长的历程,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以期获得自我的成长。 3.教材分析 《试种一粒籽》是教育部审定2017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第四主题第一课时的活动内容。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学、做”合一,课程精心设计,让学生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活动,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实践,通过与自然和生活的对话,提升自己的品德,获得成长。作为启蒙式的教育,课程要求从教材入手,生活化的践行教学目标,做到课堂与生活并行,不脱离。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学习特点,以学生乐于接受和易于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本单元围绕“让我试试看”这个中心,分为两个主题:尝试做事和快乐做人,其中第四课《试种一粒籽》正是通过学习种植整合整个单元,以点及面,尝试去做一件具体的事情,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敢于挑战、勇于尝试,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促成学生在做事中学做人。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种子的特点激发学生发现生命奥秘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尝试自己播种的愿望。 2.通过组织学生亲自种植和观察记录等活动,亲历植物成长过程,感受生命的神奇,以及收获的不易。 3.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坚持的品质,达到品德的提升,获得成长。 评价任务: 1.通过“我是一粒籽”,了解种子的特点激发学生发现生命奥秘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尝试自己播种的愿望。(落实目标1) 2.通过“奇妙的种子”和活动和我来试种一粒籽,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以及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组织学生亲自种植和观察记录等活动,亲历植物成长过程,感受生命的神奇,以及收获的不易。(落实目标2) 3.通过齐唱种子歌和总结,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坚持的品质,达到品德的提升,获得成长。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坚持的品质,达到品德的提升,获得成长。 (落实目标3) 教学过程 环节 学习过程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3分钟) 活动一:我是一粒籽 导语:孩子们,小小的一粒籽会发生非常有趣的变化,看,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种子,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 (一)认识种子 1.出示一些种子的图片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种子 (二)有趣的发现 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种子是怎样获得的,种子有什么特点,在收集种子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小结:在同学们收集种子的过程中,有很多很多的欣喜发现,真是了不起。 (完成目标一) 通过了解种子的特点激发学生发现生命奥秘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尝试自己播种的愿望。(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结合生活 分享交流 (15分钟) 活动二:奇妙的种子 导语:孩子们,你们看到的娇艳的花朵、诱人的果实都是从小小的一粒种子萌生的,生长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接下来的短片就是用快进的方式记录下向日葵的生长过程,想不想去看看? (一)播放向日葵种子发芽视频 (二)总结种子发芽的条件。水、阳光、土壤。 小结:生活真奇妙,不问不知道。小小一粒籽,长成大苗苗。 (完成目标二) 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以及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评价目标二) 环节三 分享交流 解决问题 (18分钟) 活动三:我来试种一粒籽 导语:你们想不想拥有这样一颗种子,看着它生根发芽呢? (一)学习种植:种植要做哪些准备 1.班级中的种植小能手分享自己的种植经历 2.播放视频:学会基本的播种方法 3.我来试一试 4.填写《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