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地理 4.2.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001].docx
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地理4.2.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3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历程,了解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兴趣。
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地理空间思维,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培养学生识别和解读区域空间特征的能力。
2.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运用人地协调观,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相互作用。
3.增强人地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空间特征及演变过程。
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及影响。
难点:
1.如何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变化。
2.如何综合运用人地协调观,探讨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办法:
1.通过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空间特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2.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人地协调观,分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作用,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高中地理》必修3。
2.辅助材料:准备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教学直观性。
3.教学工具:准备地图、教鞭等教学工具,便于课堂演示和互动。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布置实验操作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地理特征。
2.提出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如何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区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城市化区域的?引入新课。
3.用时:5分钟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空间特征及演变过程
-讲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背景等。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变化,展示相关地图和图表。
-用时:10分钟
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及影响
-讲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阐述工业化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作用,探讨其对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用时:10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中的问题,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4.用时:10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环节:针对新课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回答: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和反馈。
3.用时:5分钟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重点难点问题,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回答。
2.学生提问: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3.教师总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4.用时:5分钟
六、拓展能力训练(5分钟)
1.案例分析:选取与新课内容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总结经验教训。
2.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用时:5分钟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作业布置: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用时: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文献资料,包括政府报告、学术论文、区域发展规划等。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年鉴,提供城市化率、产业结构、人口流动等数据。
-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地图和现代地图对比,展示空间格局的变化。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和城市发展的案例研究,如深圳、广州等城市的崛起历程。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建议学生通过阅读统计年鉴,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数据,如人口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等。
-利用历史地图和现代地图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