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歌词中“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哪里?;;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互相促进的力量。
(1)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2)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工业化进程;;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紧靠香港和东南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土地面积约4.2万平方千米,约占广东省面积的23%。;1、位置范围;;1、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哪些?;(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 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3)良好的区位条件;阅读: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2、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条件进行类比分析,完成下表:;探究1;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第一阶段:起步;2、第二阶段:产业升级;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顺德的家电生产;1983年珠三角城市分布;探究2
2、珠三角城市分布的规律及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2、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深圳从边陲小镇到繁华都市;珠三角城市化进程;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起步:
“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2.发展优势: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著名的侨乡;3.抓住两次机遇:
;探究3:根据课本P75图4.24所示的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比较各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东北模式的城市化,其推进动力都是工业化.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2、温州模式的城市化是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带来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
3、苏南模式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了郊区城市化;
4、东北模式是随着资源的开发,产生的劳动力职能变化和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探究4
珠三角与长三角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有何变化?分析其原因; ⑴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产业基础(重工???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⑵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三角由于南岭阻隔,国内腹地范围较小,支撑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主要表现:
(1)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2)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3)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5)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崖南中等职业中学近700名师生3年来饱受马路对面的陶瓷厂排放的有害气体的侵袭,学生要戴口罩上课,老师要闭门办公,校园里的树部分已经枯萎。 ;工业污水导致小海河变成暗红色,大量鱼儿为此丧命.
;广州番禺区石基镇小龙村七队多名村民投诉称,该村近些天因使用被污染的渠水浇灌菜地,导致该村近200多亩蔬菜全部枯萎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逾40多万元. ;【探究5】
结合课本图4.20中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请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对策2——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探究6】
珠江三角洲在城市化过程中发生了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生态环境日趋严重等???题,为什么还要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对策3——加强规划与管理;相关链接;探究7 P78活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点拔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上海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可为长三角周边地区创造巨大的商机
二是上海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扩散、示范和带动的核心作用与服务作用。;点拨:;点拨:;
注: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要抓住当地特色;
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