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发动机润滑系统课件.ppt

发布:2019-02-08约3.98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节 发动机润滑系统 本章重点: 1、润滑系主要机件 2、润滑系的作用及工作过程 润滑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润滑作用: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减小 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清洗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清洗摩擦表面,带走 磨屑和其它异物。 冷却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起到 冷却作用。 密封作用:在运动零件之间形成油膜,提高它们的密封性, 有利于防止漏气或漏油。 防锈蚀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件表面起保护作用, 防止腐蚀生锈。 液压作用:润滑油可用作液压油,起液压作用,如液压挺柱。 减震缓冲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并减小 振动,起减震缓冲作用。 一、润滑系功用 二、汽车发动机润滑方式 压力润滑:利用机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源源不断地 送往摩擦表面。例如,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 轮轴轴承、摇臂等处形成油膜以保证润滑。 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 来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为飞溅润滑。可使裸 露在外面承受载荷较轻的气缸壁,相对滑动速度较 小的活塞销,以及配气机构的凸轮表面、挺柱等得 到润滑。 压力飞溅润滑润滑:发动机综合使用这两种方式润滑,称为压 力飞溅润滑,如奥迪、桑塔纳、丰田等轿车发动机采用压力飞溅润滑。 三、润滑系的组成 润滑系一般由油底壳,机油泵,限压阀及旁通阀,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传感器和机油压力表、温度表等组成。 四、润滑剂的种类及选用(额外知识) 润滑剂的分类 { 润滑油 润滑脂 1、我国润滑油的分类: (1)汽油机润滑油:SC、SD、SE、SF、SG、SH (2)柴油机润滑油:CC、CD、CD-II、CF、CF-4 2、润滑脂的分类:钙基润滑脂、钠基润滑脂、钙钠 基润滑。脂、复合钙基润滑脂、 通用锂基润滑脂、石墨钙基润滑 脂。 润滑系油路 现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油路布置方案大致相似,只是由于润滑系的工作条件和某些具体结构的不同而稍有差别。 一、轿车的润滑油路 采用复合式润滑系统的上海桑塔纳轿车JV型1.8L汽油发动机润滑油路(书本P43):发动机工作时,机油经集滤器 机油泵 机油滤清器:① 主油道 主轴承 连杆轴承 活塞销 喷溅至活塞; ② 发动机前端第一条斜向油道 中间轴;③ 主油道的垂直油道 凸轮轴轴径 气缸盖回油孔 曲轴箱。 ① ② ③ 警报指示灯 油压传感器 旁通阀 限压阀 机油压力低于0.30Mpa,则低油压开关触电闭合,机油压力警告灯闪烁。当发动机转速超过2150r/Min时,机油压力未达到0.018Mpa,高压油压开关的触电断开,机油压力警告灯闪烁,报警蜂鸣器也同时报警。 发动机在机油压力未353K,转速为800r/Min时,机油压力大于或等于0.03Mpa;在2000r/Min时,机油压力大于或等于0.20Mpa 。 基本润滑油路综合演示1 润滑系主要部件的构造 润滑系的主要部件有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各种阀,机油散热器以及检视设备。 一、机油泵 功用: 提高机油压力,保证机油在润滑系统内不断循环,目前发动机润滑系中广泛采用的是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和内啮合转子式机油泵两种。 (一)齿轮式机油泵 齿轮式机油泵由主动轴、主动齿轮、从动轴、从动齿轮、壳体等组成,两个齿数相同的齿轮相互啮合,装在壳体内,齿轮与壳体的径向和端面间隙很小。主动轴与主动齿轮键连接,从动齿轮空套在从动轴上。 泵油原理 工作时,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反向旋转。两齿轮旋转时,充满在齿轮齿槽间的机油沿油泵壳壁由进油腔带到出油腔,在进油腔一侧由于齿轮脱开啮合以及机油被不断带出而产生真空,使油底壳内的机油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经集滤器进入进油腔,而在出油腔一侧由于齿轮进入啮合和机油被不断带入而产生挤压作用,机油以一定压力被泵出。 进 油 口 出 油 口 (二) 转子式机油泵 转子式机油泵由壳体、内转子、外转子和泵盖等组成。内转子用键或销子固定在转子轴上,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