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染色体和连锁群.ppt
第六章染色体和连锁群一、教学目的1、掌握连锁交换的遗传定律2、掌握交换值测定方法3、掌握三点测验方法4、了解基因间距离、交换值、遗传距离及连锁强度的关系5、了解四分子分析与着丝点作图的基本原理;6、了解人类连锁分析和细胞学作图二、重点1、连锁交换定律2、交换值的测定方法3、三点测验方法三、难点1、三点测验方法2、四分子分析与着丝点作图的基本原理在自然界,每一种生物都含有很多个基因,如我们每个人都含有3-5万个不同基因。大家知道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而每一种生物染色体数目又都比较少,通过遗传学家的研究,证明了每条染色体上都带有成百上千个基因,而且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在遗传中,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存在着连锁和交换的遗传现象。第一节连锁交换定律1910年摩尔根与他的学生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发现和提出了遗传的第三大定律——连锁交换定律。摩尔根还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创立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的理论。摩尔根的一生,学术成果丰硕,他撰写了22本著作,发表370多篇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他是国际上著名的遗传学家和胚胎学家,1932年被选为第六届国际遗传学大会的主席,1933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摩尔根出生于1866年,死于1945年。他出身名门,家境优裕,但毫无纨绔子弟习气。摩尔根从小热爱农村,酷爱大自然,尊重科学,经常在野外采集标本,积累了许多生物学知识。他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为世界各国培养了许多遗传学大师。他德高望重,才华横溢,但平易近人,学术作风民主,受到了同仁与世人的爱戴。一、果蝇遗传中的连锁现象在果蝇中,灰色(B)对黑色(b)为显性,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摩尔根用灰身残翅(BBvv)的果蝇与另一种黑色长翅(bbVV)的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色长翅(BbVv)。当把F1灰色长翅雄果蝇与黑色残翅(bbvv)的雌果蝇进行测交,按照自由组合定律来考虑,后代中应该出现四种不同的类型的果蝇,即:灰色长翅(BbVv),灰色残翅(Bbvv),黑色长翅(bbVv)和黑色残翅(bbvv),而且,它们之间的比例应该为:1︰1︰1︰1。但在他的试验中,F2代的结果确不是这样的。1、果蝇杂交实验中的完全连锁P灰身残翅X黑身长翅BBvvbbVV↓F测F1灰身长翅♂X黑身残翅♀BbVvbbvv↓灰身残翅黑身长翅BbvvbbVv1︰1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反复重复上述实验,都得了相同的结果,说明这种遗传现象绝不是一种巧合。2、连锁遗传的解释: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这些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常常连在一起向下一代传递,这种现象称为连锁。用这一解释来说明上述实验的结果?3、完全连锁:测交后代完全是亲本类型的现象。完全连锁遗传除♂果蝇和♀家蚕等生物之外,在生物界是很少见的,而更多的是不完全连锁。二、果蝇遗传中的连锁互换现象1、果蝇杂交实验中的不完全连锁摩尔根经过反复重复上述实验都得出了相同的结果,说明这种遗传也不是一种巧合。摩尔根对此也作了解释。2、对不完全连锁遗传解释:杂种F1代♀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发生了交换。交换: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彼此交换对应片段的过程。4、交换值要了解在不完全连锁遗传中,连锁基因交换程度的大小,就得进行交换值的测定。(1)交换值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