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地理第五章海洋开发5.2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pptx

发布:2025-03-23约3.64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第1页

1.掌握海水资源直接利用方式、海水淡化特点及已建成大型海水淡化厂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掌握海水化学资源主要类型、海盐生产主要方法及影响盐田法制盐主要原因。

3.了解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其处理办法。

4.了解海底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开发利用特点和现实状况。

第2页

一、海洋水资源开发利用

1.必要性:水荒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利用方式

第3页

图表导读教材图5.5海水淡化工厂

海水淡化是海洋水资源利用主要方式,当前海水淡化设备庞大,成本较高,还未普及,海水淡化技术水平提升是其成本降低、普及利用关键所在。伴随技术逐步成熟,海水淡化将成为一个安全、稳定,而且不受降水季节改变影响供水源。

第4页

二、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

1.海水化学资源:海洋被称为“液体矿山”“盐故乡”。当前已形成工业规模主要有食盐、镁、溴等。

2.特点:含量大,密度小。

3.海盐生产方法:

(1)制盐主要方法:盐田法、电渗析法和冷冻法。

(2)影响盐田法制盐主要原因:地理位置、降水量和蒸发量、海水盐度等。

4.开发利用方向:综合开发。

第5页

图表导读教材图5.6盐田法晒盐

阅读本图片应注意影响盐田法晒盐条件:(1)首先修筑盐田,需要有较大面积辽阔泥质滩涂;(2)影响海水蒸发,促使盐类结晶气候原因,如温度、光照、风力作用;(3)海水盐度高低;(4)生产成本高低。

第6页

三、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1.海洋被称为“生命摇篮”“天然蛋白质仓库”。当前,开发海洋生物资源主要产业是海洋渔业,另外还有少许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开发。

第7页

图表导读教材图5.9世界主要渔场分布

图中显示了世界渔场分布情况,读图应注意:(1)渔场形成,大陆架海区是基础;(2)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是形成渔场必要条件;(3)有大陆河流入海利于渔场形成,如舟山渔场;(4)北半球渔场多为寒暖流交汇形成,南半球渔场多与上升流相关。

第8页

四、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1.海底矿产资源分布

2.勘探和开采特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

3.当前主要开发种类:油气资源。

第9页

4.油气资源分布:很不均衡。

(1)探明地域:波斯湾、北海、几内亚湾、马拉开波湖、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海岸。

(2)未探明地域:北极地域、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周围海域。

图表导读教材图5.12海底矿产分布示意

经过读图了解不一样矿产资源分布空间位置差异。图中显示了滨海砂矿、石油天然气和多金属结核三类矿藏在海底分布,重点为海底石油。

第10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盐场形成条件

海盐生产受地理环境影响很大,其中地理位置、降水量和蒸发量及海水盐度高低是影响产盐量主要原因,以下列图所表示。

同时,平坦开阔平原淤泥质海滩也是盐场形成有利条件。上述各种原因可概括为:降水少、晴天多、多大风、背风坡。

第11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题1】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①处为基岩海岸,其主要利用方式为;②处为砂质海岸,其特点是;③处为珊瑚礁海岸,它与红树林海岸同属于海岸。

(2)图中②处附近有莺歌海盐场,分析其发展晒盐业主要有利自然条件:。

第12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第(1)题,海岸分四类,其中基岩海岸岬湾相间,常形成港阔水深天然良港。砂质海岸坡缓水清、海滩多宽敞平坦,常形整天然优质海滨浴场。生物海岸包含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第(2)题,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岛西南侧,地势平坦开阔,位于背风坡,晴天多,蒸发旺盛。

答案:(1)筑港坡缓水清生物

(2)地势平坦,滩面宽敞;位于背风坡,晴天多,蒸发量大

第13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方法技巧比较海盐生产方法及特点

第14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渔场形成条件

注意:因为受到海陆分布影响,北半球大洋中形成了两个环流圈,北半球渔场多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区,而南半球分布在大陆西侧寒流区,如秘鲁渔场。

第15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题2】不一样性质海水之间狭窄过渡带,称为海洋锋。甲、乙两图分别示意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主要渔场分布(局部)。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1)指出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关系,并分析原因。

(2)简述为预防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连续发展应采取办法。

第16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一致。海洋锋是不一样性质海水之间过渡地带,这里海水扰动强烈,底部营养物质被带到上层,浮游生物众多,吸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