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供应商评价管理制度 .pdf
合格供应商评价管理制度
一、背景和目的
随着供应链管理的不断发展,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关系的管理越来越重
要。合格供应商评价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能够与符合要求的供
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高采购过程的效率和供应商的质量,降低采购
风险。
二、范围
该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的所有供应链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零部件
供应、设备租赁等。
三、评价指标
1.质量: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企业的质量要求,并经过了相
应的认证和检测。
2.价格:供应商的价格是否合理、透明,并与市场价格相符。
3.交货准时性:供应商是否能够按时交付产品或提供服务,并能够做
到按时调整供货计划。
4.服务态度: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财务稳定性:供应商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是否存在财务风险。
6.创新能力:供应商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是否能够持续改进产品和服
务。
四、评价过程
1.供应商申请评价:供应商向企业提交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包括
企业信息、产品认证证书、质量管理体系证书等。
2.评价准备:企业评价团队根据申请资料,制定评价计划,规定评价
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3.评价实施:评价团队根据评价计划,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文件
审核和访谈等,了解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
4.评价记录:评价团队记录并归档评价结果和过程,包括评价报告、
评分表和相关证据。
5.评价结果反馈:评价团队向供应商反馈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价结果
确定供应商的合格等级。
6.评价结果评审:企业内部进行评价结果的评审,决定是否与供应商
建立合作关系。
7.合同签订:与合格的供应商签订相应的供应合同,并明确各方责任
和权利。
五、评价周期和频率
根据供应商的类型和重要性,评价周期和频率可以有所不同。一般来
说,关键供应商每年需进行评价,普通供应商每两年评价一次。但对于存
在质量问题的供应商,需提高评价频率。
六、供应商退出机制
1.不合格供应商:对于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供应商,企业将与之终止
合作,并依据合同条款进行相应处理。
2.合作品质下滑:对于本来评价合格的供应商,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或
服务下滑,企业将采取严格措施,如警告、处罚甚至终止合作。
七、持续改进措施
1.不断优化评价指标:根据实际情况和供应商的需求,定期修订和完
善评价指标。
2.提供培训和支持:为供应商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其提高
质量和服务水平。
3.供应商定期会议:与供应商定期召开会议,分享企业未来发展计划
和要求,听取供应商的意见和建议。
综上所述,合格供应商评价管理制度是企业有效管理供应商关系和降
低采购风险的重要工具。通过评价和持续改进,企业能够与符合要求的供
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和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