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批评 论文.docx

发布:2023-03-04约3.8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5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批评 [摘要]:学习生活中,表扬和批评,互相依存,就如同鸟的两翼一般,缺少一个都不行。批评是一门艺术,教师如果在批评教育工作时,以尊重事实为前提,把握批评方式、时机、深度等进行巧妙批评,就能让批评恰如其当地发挥作用,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批评 尊重关爱 机智幽默 宽容期待 适时适度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学生的成长中,批评是一剂良药,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有效的批评会点亮孩子心中的希望之灯;有效的批评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我们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批评塑造美好,引领学生成长,是需要我们思考,需要我们探索的。 策略一:加尊重关爱,减粗暴训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班集体里面有几十个学生,他们由于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存在个体差异,加之每位学生的思想状况觉悟程度不尽相同。他们成长过程中,平时学习生活的点滴中,难免会犯错误,适时的表扬是一种爱,适时的批评也是一种爱。爱默森也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可见尊重学生、走近学生,真诚地面对他们尤为重要。在对学生批评教育时如果让学生懂得和感受到,教师看到并且鼓励他的自尊心,那他会竭尽全力变得更好些。 今年接班时,又遇见一“棘手”的学生徐**,周末作业未完成。 师:作业为什么没完成? 生:以前同学们说一年365天,能完成一次,就是奇迹。 师:家里谁在家,你最怕谁? 生:老师,我感觉情境再现了。(本想套路他,结果被他套路了) 师:怎讲? 生:老师没用的,只能最多管两三天,无论爸妈谁管,一样的。 师:是吗?那你就挑战下自己,我们坚持认真完成五天。 生:老师,太自信了。(小样,含沙射影说起老师了。) 师:你认为是老师高看了你,还是你小瞧了自己。老师也许是你的引路人,可以引领你走一段路程,老师也许是一盏灯,也只能为你照亮一段前进的路。凡事还得靠你自己,这次就靠你自己力量,坚持五天,如何? 生:老师我不想成为书痴(书呆)。 师:你想多了,书都还没读进去,还差十万八千里呢!等你把书读进去再说。 师:我们就从坚持五天开始,让你每天都是奇迹,能做到吗? 生:百分之七十吧。说完还笑了笑。(孩子骨子里还是透着不自信) 师:你笑起来多可爱,希望你认真作业让自己更可爱。 生思考了良久,认真地说“我可以!” “期待你的进步,我们一起努力!” 唤醒孩子,感染孩子,用一棵树摇动一棵树是教育的伟大法宝。它的背后是了解,是理解,是真诚,是热情。一句话,必须有“爱”来支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让学生从你的谈话中感受到您是真正关心他,这样才能在情感上和你接近,这样才能坦露他的内心,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 策略二:加机智幽默,减刻板生硬 著名演讲家海因兹.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容易为人所接受。”教师用幽默到语言,睿智的方式让批评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年级的学生,好胜且充满好奇心,尤其是男生,他门更喜欢争强斗勇。刚买的收音机、赛车被他们拆的七零八落,然后试着重新组装,月季花的皮被他们剥个精光,然后观察没有了皮的花是否会像书上的所说不会开放?年幼而又充满好奇心他们,总会出现这样的或那样的问题。这时的他们敏感、脆弱,而宽容他们,理解他们,会打开他们的心扉。要知道他们只有做错之后,才会发现何为正确的行为。上课之前我一再要求爱护仪器,不要乱摸乱动,可越担心越会出乱子,刚坐下顽皮的沈武就把耳麦拔了下来,问他干吗?孩子却说:“这个耳麦没有声音,我想一定是坏了。”我没有训斥而是借势诱导:“这不是坏了,不懂就要问,不会就要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语音机的使用方法,注意可不能走神,更不能乱拆,机器坏了可以在组装,要把人拆了可不能组装呀!”学生放声大笑。这一堂课,看到的是孩子们的神情专注,目光闪亮,沈武的样子尤为好看。 幽默的批评避免了严厉批评带来的逆反心理,儿童从心理上就消除了戒备,营造一种轻松的教育氛围,也乐意接受老师的批评。 策略三:加宽容期待,减过高期望 “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是非尚不能完全分辨,犯一些错误是成长中的自然,因此,我们要用我们的宽容理解去面对成长中的孩子们。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经常采取这样的批评措施:罚唱一支歌,罚讲一个故事,罚为班级做一件好事。如此之“罚”,孩子觉得甜蜜,因为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罚”中的良苦用心,“罚”中浓浓的师爱,受其影响,我也试着采用这种“善意惩罚”的批评法。对于有消极情绪的学生,教师只有充分施以爱心,与学生在心灵上搭起一座感情的桥梁,才能感化学生,消除“冰点”。我班有一个叫董振国的同学,他头脑聪明,反应灵活,但性格粗野经常耍脾气,爱在班里搞恶作剧,且有偷窃行为。知道这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