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论文().doc

发布:2017-12-26约2.5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自觉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本人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做法: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让学生从小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只有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长大后才能不辜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自己的勉励和期望,坚持周一升国旗仪式,让学生从庄严的国歌声中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的鼓舞下增添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聘请老红军和校外辅导员讲述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体会祖国创业的艰辛不易,让学生从小自觉地崇敬英雄,自觉地向英雄人物靠拢,时刻不忘长大后立志报效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二、对学生进行爱的情感教育   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人间。从小培养爱的情感,可使同学之间、家庭之间、师生之间充满爱的氛围,增强亲情、友情,增强凝聚力和团结精神。平时从一件小事做起:让学生做件让父母高兴的事、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帮助差生补课、让学生亲手为老师端上一杯热茶。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学之间的真诚,而师生之间的融洽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造就人才、助人成功;不良的生活习惯则能埋没人才、毁人一生。为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正确行为习惯教育,平时要求学生自觉从《小学生手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具体做法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习惯教育相互监督,互评互学,“四要三争”的行为教育活动一要礼貌待人;二要团结同学;三要尊敬师长;四要助人为乐。一争做好人好事;二争说真话;三争做三好全优在学生中引进竞争机制,短期内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美好的道德风尚蔚然成风,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的好习惯,我始终认为,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赏识教育及兴趣培养,通过多样化的主题活动和兴趣爱好培养,使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和努力学习的信心,融入于集体活动中,学生之间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班级氛围。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兴趣爱好活动,如: 1.三月份结合“3月5日”开展“践行雷锋精神,我们在行动”活动。通过组织学生慰问孤寡老人、进社区打扫、主题班队会、文明礼仪教育、学生征文评比、好人好事记录、板报宣传、广播站宣传等形式,加强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并自觉向雷锋学习争取做一名雷锋式的好少年;四月份主题是学习革命传统教育月。通过广播站宣传革命烈士、革命精神,组织各中队“文明就在身边”“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等主题中队活动;六月组织开展“欢庆六一,快乐成长”庆六一游园活动师生一起开展各项游戏,学生欢聚一堂,开心玩耍;九月份全校开展庆祝第二十九个教师节活动,通过给老师一封信、板报宣传、广播站宣传、主题班队会、学生自制贺卡等形式开展感谢师恩教育活动;十月份,结合少先队建队62周年,我们开展了“红领巾心向党——感受你的爱”系列建队日活动,进行少先队知识学习,唱队歌,新队员入队,板报评选等活动,让红领巾之花开得更灿烂;十一月份,我校组织少先队组织学生排演心理剧《妈妈的纯净水》,鼓励学生勤俭节约,不互相攀比,不铺张浪费等好习惯;十二月份组织策划庆祝元旦游园活动。师生共庆元旦,其乐融融。 2.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的健康锻炼。一直以来,我校结合各年级学生的性格和体力特点,各班开展了不同的活动项目。如,低年级学生有击鼓传花、老鹰捉小鸡、跳绳,中年级学生进行踢毽子、跳长绳,高年级学生进行排球、长跑等,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健康锻炼。 3.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优秀人才。每周三中午是美术科幻画兴趣小组组员的学习与交流时间,每周二、周四下午,我校舞蹈兴趣班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练习。 4.开设晨曦文学社,培训通讯员,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写作能力,拓宽学的知识面,锻炼他们与细心认真的能力。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结合节日开展广播宣传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播音主持能力和普通话水平,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平台。  四、对学生进行从小胸怀大志的理想教育   平时让学生阅读张衡、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爱迪生等古今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