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课件——02-水中菌落总数测定.pptx
水中菌落总数测定
2
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检验依据:GB/T5750.12-2023
方法:平皿计数法
实验目的
3
掌握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
掌握水源水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
判定水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和水的卫生质量
知识准备
4
菌落总数(Standardplated-countbacteria)
在一定条件下,经一定时间培养后所得1mL水样中的微生物菌落个数。
实验方法
5
实验器材
水样
1、4号—自来水
2、5号—水源水
3、6号—桶装水
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
实验方法
6
设备、器材
无菌工作台、酒精灯、灭菌吸管、灭菌试管、稀释液、灭菌平皿、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菌落计数器、天平、电炉等;
实验方法
检验程序
实验方法
生活饮用水
——用灭菌吸管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灭菌平皿中
水源水
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盛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制成1:10稀释液;
吸取1:10的稀释液1mL注入盛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制成1:100稀释液;
按同法依次稀释成1:1000,1:10000稀释液等备用;
根据对水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3个适宜稀释度进行检测;
实验方法
检验程序
注意事项
10
每递增稀释一次,必须更换一支1mL灭菌吸管
每个稀释度制作2个平皿
同时做空白试验
注意事项
11
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
温度:46℃左右
用量:15mL~20mL
培养
温度:36士1℃
时间:48士2h
注意事项
12
无菌操作;
进行稀释时,吸管口不得与下一个稀释液接触;
从开始稀释到倾注最后一个平皿所用时间不宜超过15min;
稀释倍数愈高菌落数愈少,稀释倍数愈低菌落数愈多。如出现逆反现象,不可作为水样计数报告的依据;考虑水中含抑菌物质
应提前作好稀释用试管和各稀释度培养皿的标记;
若空白对照上有菌落生长,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实验结果
13
实验结果
14
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
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一稀释度两个平板的平均菌落数
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者进行计算
不同稀释度的选择及报告方法
15
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将该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见表中实例1)
实例
不同稀释液的平均菌落数
菌落总数
(CFU/mL)
报告方式
(CFU/mL)
10-1
10-2
10-3
1
1365
164
20
16400
16000
不同稀释度的选择及报告方法
16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二者之比值来决定(见表中实例2、3、4)
实例
不同稀释液的平均菌落数
两个稀释度菌落数之比
菌落总数
(CFU/mL)
报告方式
(CFU/mL)
10-1
10-2
10-3
2
2760
295
66
1.6
37750
38000
3
2890
271
60
2.2
27100
27000
4
150
30
8
2
1500
1500
不同稀释度的选择及报告方法
17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中实例5)
实例
不同稀释液的平均菌落数
菌落总数
(CFU/mL)
报告方式
(CFU/mL)
10-1
10-2
10-3
5
多不可计
1650
513
513000
510000
不同稀释度的选择及报告方法
18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中实例6)
实例
不同稀释液的平均菌落数
菌落总数
(CFU/mL)
报告方式
(CFU/mL)
10-1
10-2
10-3
6
27
11
5
270
270
不同稀释度的选择及报告方法
19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中实例7)
实例
不同稀释液的平均菌落数
菌落总数
(CFU/mL)
报告方式
(CFU/mL)
10-1
10-2
10-3
7
多不可计
305
12
30500
31000
不同稀释度的选择及报告方法
20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上均无菌落生长,则以未检出报告之
不要用“多不可计”报告
21
实例
不同稀释液的平均菌落数
两个稀释度菌落数之比
菌落总数
(CFU/mL)
报告方式
(CFU/mL)
10-1
10-2
10-3
1
1365
164
20
---
16400
16000或1.6×104
2
2760
295
66
1.6
37750
38000或3.8×104
3
2890
271
60
2.2
27100
27000或2.7×104
4
150
30
8
2
1500
1500或1.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