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设计制作小车(一)》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001].docx
3.7《设计制作小车(一)》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设计制作小车(一)》
2.教学年级和班级:科学四年级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设计制作小车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工程设计的乐趣,学会运用材料、工具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
4.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提升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四年级学生在科学课程中已学习过简单的物理原理,如平衡、摩擦力等,以及基本的动手操作技能。他们能够识别和描述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如杠杆和齿轮。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四年级学生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对动手操作活动尤其感兴趣。他们的动手能力逐渐增强,能够进行简单的切割、粘合等操作。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独立操作,而另一些学生则偏好团队合作。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设计制作小车(一)》这一活动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物理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设计时无法有效利用所学知识;二是动手操作技能不足,可能无法完成复杂的制作步骤;三是团队合作中可能出现沟通不畅、分工不均等问题。针对这些困难,教师需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挑战。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项目导向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小车项目,实践科学知识。
2.结合实验和讨论,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物理原理,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利用多媒体展示小车制作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视频教程提供操作指导。
4.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一系列关于小车设计和制作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车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步骤,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3.学生回答: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车设计的一些想法,为后续课程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物理原理讲解:介绍小车设计所需的基本物理原理,如平衡、摩擦力等(5分钟)。
2.制作步骤讲解:详细讲解小车的设计和制作步骤,包括选材、切割、粘合等(10分钟)。
3.工具使用指导:演示和讲解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学生安全操作(5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分组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小车设计制作,教师巡视指导(5分钟)。
2.交流分享: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5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制作过程中的重难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2分钟)。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3分钟)。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小车设计中的创新点,如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2分钟)。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分钟)。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创新思维培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小车设计,提高其性能(2分钟)。
2.团队合作意识:强调小组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3分钟)。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20分钟)
a.物理原理讲解(5分钟)
b.制作步骤讲解(10分钟)
c.工具使用指导(5分钟)
3.巩固练习(10分钟)
a.分组实践(5分钟)
b.交流分享(5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6.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汽车发展史》:介绍汽车从蒸汽机到现代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汽车技术的演变。
-《机械原理》:深入探讨机械原理,包括杠杆、齿轮、滑轮等,帮助学生理解小车设计中的机械原理。
-《材料科学》:介绍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小车制作中材料选择的重要性。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尝试设计并制作不同类型的小车,如太阳能小车、遥控小车等,以增加对物理原理的实践应用。
-鼓励学生研究不同类型的小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模型车比赛、儿童玩具车等。
-引导学生探索小车设计中的创新点,如使用环保材料、提高能效等。
-学生可以尝试改进现有的小车设计,如增加动力系统、优化结构设计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