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设计制作小车(一)(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教科版).docx
3.7设计制作小车(一)(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教科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3.7设计制作小车(一)(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教科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设计制作小车(一)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一班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7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科学的神奇世界,探索如何设计制作一辆小车!?????????让我们一起动手,动脑,开启这场精彩的科学之旅吧!??????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小车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重力、摩擦力和平衡力的作用。
②掌握制作小车的基本步骤,包括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组装和测试。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并应用力学原理来解释小车运动中的现象,如为什么小车会滚动而不是滑动。
②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根据设计需求调整小车的结构,以达到预期效果,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③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如尺子和计时器,来评估小车的性能,并据此进行改进。
④在小组合作中,能够有效沟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小车的制作和测试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四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教材,以便于课堂讲解和课后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设计制作小车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小车的设计原理和制作过程。
3.实验器材:准备小车制作所需的材料,如木板、轮子、螺丝、橡皮筋等,以及测量工具如尺子、计时器等。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每个小组配备实验操作台,确保学生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小车制作和测试。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汽车是怎么发明的呢?其实,最早的汽车灵感就来源于我们身边的小车。今天,我们就来设计制作一辆小车,看看谁的小车能跑得最快最远!
-回顾旧知: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关于力、运动和平衡的知识吗?今天的小车制作,我们将会用到这些知识。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首先,我会详细讲解小车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如何利用重力、摩擦力和平衡力来让小车平稳前进。
-举例说明:我会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小车设计实例,让学生看到这些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互动探究:接下来,我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比如“如何让小车跑得更远?”或者“哪些材料适合制作车轮?”鼓励学生通过头脑风暴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3.制作准备(约10分钟):
-学生活动: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开始准备制作小车所需的材料。
-教师指导:我会指导学生如何安全地使用工具,比如螺丝刀和剪刀,以及如何正确组装小车的各个部分。
4.制作实践(约45分钟):
-学生活动:在制作过程中,我会走动到每个小组旁,观察他们的进展,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教师指导:我会强调一些关键的步骤,比如确保小车的轮子与地面接触良好,以及如何平衡小车的重量。
5.测试与改进(约30分钟):
-学生活动:制作完成后,学生进行测试,看谁的小车能跑得最远或者最稳。
-教师指导:我会鼓励学生在测试中观察并记录小车的表现,思考如何改进设计。
6.总结与反思(约10分钟):
-学生活动: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总结:我会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设计、实验和改进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约5分钟):
-学生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思考,如果有兴趣,可以尝试改进自己的小车设计,或者设计新的小车模型。
-教师提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设计带到下一节课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共同学习进步。
知识点梳理
1.小车设计的基本原理:
-重力的作用:理解重力是如何影响小车的运动,例如,重力使小车向下倾斜。
-摩擦力的作用:学习摩擦力在小车运动中的重要性,如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影响小车的速度和稳定性。
-平衡力的概念:探讨平衡力在小车设计中的作用,确保小车在运动中保持稳定。
2.小车制作的基本步骤:
-材料选择:了解不同材料(如木板、塑料、金属等)的特性,选择适合制作小车的材料。
-结构设计:学习如何设计小车的结构,包括轮子的直径、轮轴的位置、支撑架的稳定性等。
-组装与连接:掌握螺丝、胶水等连接工具的使用方法,确保小车各部件的稳固连接。
-调试与测试:学习如何调试小车的性能,如调整轮子与地面的接触、调整平衡等。
3.实验与测试方法:
-测量工具的使用:学习使用尺子、计时器等工具测量小车的尺寸、速度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