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妊娠生理及诊断-汕医《妇产科学》课件.ppt

发布:2017-09-25约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妊娠生理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林 虹 第一节 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 1. 基本概念 妊娠: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 过程;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母体排出是妊娠的中止;正常妊娠时间约38周。 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精子穿过卵细胞透明带是其开始,精原核与卵原核融合为其完成。受精的部位是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发生在排卵后的12小时内,约需24小时。 精子获能:精子进入宫腔与子宫内膜接触后,内膜白细胞产生的α、β淀粉酶解除精子顶体膜上的“去获能因子”,此时的精子具有受精能力。 顶体反应:精子顶体外膜与精细胞膜顶端破裂释放出顶体酶,溶解卵子外围的放射冠和透明带。 2.受精卵的发育、输送 受精卵:受精的部位是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 桑葚胚:受精后第3天,16细胞。 受精卵一边分裂一边向宫腔移动,移动是借助输卵管的蠕动和纤毛推动。 3.着床 受精后第4日桑葚胚进入宫腔,第6~7天晚期囊胚植入子宫内膜。 着床须经定位、粘着、穿透3个阶段。 着床必备条件: 透明带消失 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 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并配合 足量孕酮,子宫着床窗 4.着床后子宫内膜的变化 子宫内膜发生脱膜变:致密层脱膜样细胞增大变成脱膜细胞,按脱膜与囊胚的关系,分为: 底脱膜 包脱膜 真脱膜 第二节 胚胎、胎儿发育 十月怀胎:4周×10=280天 (自末次月经算起) 妊娠开始8周为胚胎,妊娠9周起为胎儿,每四周为一个孕龄单位。 胎儿发育特征 胎儿的生理特点 1.循环系统:负责胎儿的营养供给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解剖学特点:一条脐静脉 两条脐动脉 动脉导管 卵园孔 血循环特点:胎儿体内无纯动脉血,而是动静脉混合血。 2.血液: 红细胞 胎儿血红蛋白:对O2的结合力强 白细胞 3.呼吸系统: 母儿血液在胎盘进行气体交换,但胎儿有呼吸运动,具有使肺泡扩张和生长作用。 4.消化系统: 有肠蠕动,能吞咽羊水,吸收水分 5.泌尿系统: 有排尿功能,胎儿尿液是羊水的重要来源 6.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是最早发育的内分泌腺,6周开始发育 7.生殖系统 第三节 胎儿附属物 胎儿附属物:胎盘、胎膜、脐带、羊水 一.胎盘的形成 1.羊膜 2.叶状绒毛膜: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 盘的主要部分,由滋养层 细胞分化形成。 3.底脱膜:胎盘的母体部分 二.胎盘的功能:极复杂,具有物质交换、代谢、分泌激素、防御、合成功能。 1.气体交换:O2、CO2以简单扩散方式交换 2.营养物质供应:葡萄糖是主要能源 3.排出代谢废物: 4.防御功能:作用有限,病毒、细菌、弓形体、衣原体、螺旋体可进入胎儿。 5.合成功能:主要是激素和酶 激素:HCG、HPL、E、P 其中雌激素包括E2、E3,是胎儿、胎盘共同产生,称为胎儿-胎盘单位,可监测胎儿的安危。 三.脐带:长30~100cm,呈螺旋状迂曲,是母儿间的重要通道,脐带受压或血流受阻可危及胎儿。 四.羊水:动态平衡,足月时约800ml,保护胎儿和母体。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1.生殖系统: 子宫:宫底于后期增长最快,宫体含肌纤维最多,适应临产后宫缩特点。 Braxton Hicks收缩:无规律的无痛性收缩 子宫峡部:非孕时1cm,临产后伸展至7~10cm,成为产道的一部分,是剖宫产时子宫的切口部位。 2.乳房:增大、充血、着色,大量雌孕激素抑制乳汁分泌。 3.循环系统:心排量在孕32周达高峰,临产后第二产程显著增加。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孕妇长时间仰卧位使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减少,致血压下降。 4.血液:血容量于妊娠32~34达高峰,增加40~45%,血浆较多,血液稀释;白细胞升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浆纤维蛋白含量升高,晚孕达4.5g/l。 5.泌尿系统:肾脏负担加重,可出现糖尿,易患肾盂肾炎。 6.呼吸系统:易上呼吸道感染 7.消化系统:口腔、胃肠道改变 8.皮肤:色素沉着、妊娠黄褐斑、妊娠纹 9.内分泌系统:FSH、LH分泌减少,抑制排卵 PRL升高 10.骨与关节韧带:骨质常不变,松弛素起作用 妊娠诊断 第一节 早期妊娠诊断 早期妊娠:妊娠12周末以前 症状: 停经 早孕反应 尿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