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docx
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设计思路
本课《这儿真美》以三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校园美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发现美,通过语言表达展示自己的独特视角,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环境,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描绘美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文字表达,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词汇描述事物,但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心,对自然美景有较强的欣赏欲望。他们在学习上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部分学生可能因缺乏写作技巧而感到困难。学习风格上,学生既有喜欢动手实践的操作型学习者,也有偏好独立思考的内向型学习者。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描绘景物时可能遇到如下困难:(1)观察不细致,无法捕捉到景物的特点;(2)词汇量不足,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3)写作顺序混乱,导致文章结构不清晰。针对这些困难,教师需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丰富词汇,并教授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克服挑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便于课堂阅读和练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校园美景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美景。
3.教室布置:利用教室空间,设置观察区、写作区,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和创作。
4.工具书:准备《新华字典》等工具书,帮助学生查找生字词,提升语言表达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角色: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引入话题。
2.学生学习:认真倾听,积极参与。
(1)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美丽的景色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美景的作文——《这儿真美》。
(2)学生:喜欢。
二、新课导入
1.老师角色: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学习:积极参与,思考问题。
(1)老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这儿真美》中,作者描写了哪些美景?
(2)学生:校园里的花坛、操场、小河等。
三、课文主旨内容探究
1.老师角色: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提炼主旨。
2.学生学习:认真阅读,思考问题。
(1)老师:课文《这儿真美》的主旨是什么?
(2)学生:赞美校园美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全文侧重点
1.老师角色: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侧重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生学习:认真阅读,总结侧重点。
(1)老师:课文《这儿真美》的侧重点有哪些?
(2)学生:观察细致,描写生动,情感真挚。
五、教学活动
1.老师角色: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学习:积极参与,动手实践。
(1)老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校园美景,用文字描绘出来。
(2)学生:分组观察,记录美景,进行文字创作。
六、课堂小结
1.老师角色: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学生学习:认真听讲,回顾所学。
(1)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这儿真美》,知道了如何观察美景,如何用文字描绘美景。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发现身边的美好,用文字记录下来。
(2)学生:明白了。
七、课后作业
1.老师角色: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学习:认真完成作业,提高写作能力。
(1)老师:请同学们课后以“我心中的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认真思考,完成作文。
八、教学反思
1.老师角色:总结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效果。
2.学生学习:积极参与,提出建议。
(1)老师:本节课,同学们在观察、描写美景方面取得了哪些进步?
(2)学生:学会了观察,提高了写作能力。
拓展与延伸
一、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1.阅读材料一:《校园四季》
内容:这篇短文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描述了校园中四季不同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变化与校园美景的关联。
2.阅读材料二:《家乡的美景》
内容:学生可以阅读这篇关于家乡美景的作文,了解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阅读材料三:《世界奇观》
内容:介绍世界各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观察与记录:鼓励学生利用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