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31_5的认识和加减法3.40的认识一说课稿新人教版.docx
Page1
0的相识(一)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化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0的相识》。今日,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说教材
0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完全生疏的,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广泛地接触过0,具有0的初步相识。教学时力求在学生熟识、感爱好、能够接受的事实中选择详细的数学题材,尽力创设深厚、显明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0”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针对这节课的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通过视察和体验活动,使学生知道“0”表示的几种意义:可以表示没有和起点的含义;学会正确地读、写“0”。
2、实力目标:使学生驾驭“0”的含义,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
3、情感目标:能主动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相识到数学和生活休戚相关,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诚信、细致做事等良好品质的教化。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
教学难点:在相识0的情景中体验数学学问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二、说学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相识了1~5各数,而且都是用数的方法来相识的,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已经广泛的接触0,具有对0的初步相识。对0表示没有也有一些干脆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阅历,给与他们充分、足够的感受、体验的时间和机会。另外,一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小学,上课随意走动、讲话的习惯一下还没有改掉,因此,本节课的另外一个任务就是采纳尽可能多的方法做好组织教学。
三、说教法
鉴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实行了以下教学方法: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学习。如:以狼来了的故事导入,讲授“猴子吃桃”时用课件出示吃的过程,这不仅吸引了学生的留意力,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供应丰富的生活化材料,唤起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如猜硬币、视察直尺的教学环节。
3、采纳口头表扬,学生激励,等方式组织课堂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师:今日老师给大家讲讲《狼来了》的故事。(播放动画课件)第一次放羊娃喊:“狼来了”,村里有3个人扛着锄头匆忙跑来帮助放羊娃,老师指导学生用3来表示;其次次放羊娃喊:“狼来了”,村里有3个人扛着锄头匆忙跑来帮助他,老师指导学生用3来表示;第三次放羊娃喊:“狼来了”,村里头再也没有人来帮助他.问题:没有人我们用什么来表示呢?当有学生回答用0来表示的时候,老师给与确定,从而引出本节课题:0的相识(板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实际,深化探究
1.引导学生理解0的第一个含义:没有。
(1)例题:猴子吃桃。
(2)猜硬币──多角度感知“0”表示没有。
老师手拿装有硬币的盒子,摇动发出声响,学生猜有几个,用哪个数字表示。
第一次装1个,用“1”表示。
其次次1个也不装,就是什么也没有,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
小结:0和1、2、3、4、5一样也是数字,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
2.引导学生理解0的其次个含义:0表示起点
(1)大家回忆一下生活中在哪见过0?(让学生尽情地说)
(2)0表示起点
刚刚有同学说直尺上也有0,你们都找到了吗?指给同桌看一看。
师:同学们请大家细致视察直尺,你还发觉了什么?(0在1的前面,直尺上从0起先越往右边数字越大,也就是说,数越大,离0也就越远。)
3.(从0到1是一段,用数字1表示;从0到2是两段,用数字2表示;从0到3是三段,用数字几表示?从0到4是几段?用数字几表示?;从0到5呢?)
师:刚才我们数数的时候都是从几起先的?0还在1的前面,那这里的0还是表示没有吗?那0还可以表示什么?人们在用直尺量东西的时候,都是从0起先,0在这里表示什么?(起点)。用直尺量东西,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直尺上另一端到哪个数字,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多少。这个数字越大,表示这个物体的长度也就越长。
(三)学习书写“0”
1.师:细致视察,你能说说0像什么吗?老师编了首儿歌: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2.老师在田字格示范写“0”
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右上角,向左下写在中线旁边还与左线接触,然后向下拐,在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在向右上拐,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0的样子。然后伸出手指,在空中写0。
3.打开书描红30页,比一比看谁描写的精确又美丽。
(四)持续故事情境,讲授0的加减法
又是一天,放羊娃去山上放羊,一共有5只羊在山上吃草。引导学生用加法算式表示0+5=5;放羊娃觉得无聊极了,于是呼呼大睡起来。等他睡醒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羊不见了踪影。5-5=0时,进一步渗透思想教化:要细致做事,不能马虎大意。
(五)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教材P31第1、2题
五、课堂小结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