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发布:2025-03-23约7.55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4

试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更的规律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1)娴熟运用打点计时器,并求瞬时速度.

(2)描绘并利用v-t图像处理试验数据并通过对拟合成的图线视察、思索,找出物体速度变更的规律.

科学思维

(1)学会利用图像处理试验数据的科学方法.

(2)经验探究规律的过程,体会探讨直线运动的一般思路.

科学探究

(1)运用打点计时器测物体的运动速度.

(2)通过试验,提升试验设计、处理信息、做出说明等科学探究方面的实力.

(3)学习借助计算机数表软件绘制v-t图像,并选择适当的函数拟合数据,得到物体速度随时间变更的规律.

科学看法与责任

通过试验探究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

试验必备·自主学习——突出基础性素养夯基

一、试验思路

1.试验目的

(1)进一步练习运用打点计时器.

(2)会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

(3)会利用v-t图像处理试验数据,并由图像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和推断小车的运动状况.

2.试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复写纸、导线、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槽码、________、沟通电源.

3.试验思路

如图所示,把一端带有________的长木板平放在试验桌上,木板上放一个可以左右移动的________,小车一端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________,另一端连接绕过滑轮系有________的细绳.小车在槽码的牵引下运动,通过探讨纸带上的信息,就可以知道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更状况.

二、进行试验

1.安装试验器材: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试验台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如图所示.

2.试验打算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面挂上合适的槽码.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然后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打纸带

使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再按同样的方法(不变更槽码个数)打出两条纸带.从这三条纸带中选用一条最清楚的,记录为纸带Ⅰ.

4.增减槽码再打纸带

增加一个槽码,按上述方法打出纸带Ⅱ.在打纸带Ⅰ时的基础上削减一个槽码,仍按上述方法打出纸带Ⅲ.

三、数据记录及数据分析

1.数据测量

(1)选纸带、标计数点: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志向的纸带,舍掉起先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点,作为计数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并标明0、1、2、3、4…如图所示.

(2)测距离、填表格:依次测出01、02、03、04…的距离x1、x2、x3、x4…,填入表中.

位置

1

2

3

4

5

6

长度

x1

x2

x3

x4

x5

x6

各段长度

0~2

1~3

2~4

3~5

4~6

时间间隔

v/(m·s-1)

(3)求瞬时速度:1、2、3、4…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x22T、v2=x3-x12T、v3=

2.数据分析

(1)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依据表中的v、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出v-t图像.

(2)视察所得到的直线,分析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更规律.

3.试验结论

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匀称增加.

[试验原理](1)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记录的信息,可计算出各时刻的瞬时速度.(2)利用描点法作出小车的v-t图像,依据图像推断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更规律.

[留意事项](1)试验前:①固定长木板时定滑轮要伸出桌面,打点计时器要固定于没有定滑轮的一端;②应让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纸带;③细绳应与长木板平行,保证小车的加速度不变.

(2)试验时,①必需先启动计时器,再释放小车;②试验后必需先断开电源,再取下纸带.

(3)牵引小车的槽码个数要适当,以免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的点太少,或者加速度太小而使各段位移差别不大,导致误差增大.

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

纸带上开头有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因此通常会舍去这些点;假如逐一测量计数点之间的间隔xn,就会引起较大的误差,因此运用“0刻度一次对齐法”以减小长度测量时的误差.

处理试验数据时的留意点

(1)单位;

(2)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3)结果依据题目要求保留几位有效数字或者保留几位小数;

(4)若题目中没有明确说明,一般依据题目中所给的数据形式进行保留.

作小车运动的v-t图像的方法

(1)坐标轴标度的选取要合理,图像分布应符合要求.

(2)描点:描点时要用平行于两坐标轴的虚线交点标明这个点的位置坐标(所描点在图上用“×”或“·”标明).

(3)连线:画出一条直线,让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直线上,不能落在直线上的点应匀称分布在直线两侧,离直线较远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