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doc
PAGE
5-
试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改变的规律
教学设计
1、地位、作用:
本节所起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1)复习了上一章所学的试验技能:利用打点计时器测物体的速度。
(2)将上一章的加速度概念,平稳过渡到这一章中探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所以,该试验假如放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之后,就会显
得非驴非马。
(3)这节课不要求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式,也不要求建立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概念。
2、教学方式:
(1)建议全体同学在试验室中,进行分组试验。
(2)也可考虑多种形式并存。如:将全班同学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利用打点计时器
进行试验,一部分利用气垫导轨进行试验,一部分利用频闪照相机进行试验。
而后,共同沟通、评估。
(3)本节课所提的问题,有些是本节课必需解决的,假如难度较大,可随时实行讨
论的形式。有些是提出疑问,引起思索的,可在课下进行或今后的章节中进行。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知道试验目的,说出试验中各器材的作用,正确安装器材进行试验操作。
2、会选择点迹清楚的纸带,标出合理的计数点,测量各计数点间的距离。
3、会近似计算各测量点的瞬时速度。
4、能建立标度合适的v-t坐标系,并能正确地描点、作图。
5、能依据图象说出小车速度随时间改变的规律。
6、能依据小车速度改变的状况预料图象的基本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经验设计试验的过程,领悟试验设计的方法。
2、体验依据试验数据进行揣测、探究、发觉规律的探究方法。
3、相识数学化繁为简的工具作用,直观地运用物理图象呈现规律,验证规律。
4、通过试验探究过程,进一步娴熟打点计时器的应用。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对纸带的处理、试验数据的图象呈现,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能敏捷地
运用科学方法来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2、在对试验数据的揣测过程中,提高合作探究实力。
3、培育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
4、通过了解史实培育坚韧的意志和科学的方法观。
5、经验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讨过程,体验数学在探讨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体会人类对客观世界发觉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处理试验数据。
2、用图象描绘物理规律。
二、教学难点:
1、通过纸带求瞬时速度。
2、削减试验误差,使坐标系中的点尽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教学设计】
〖引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加速度可以体现速度的改变快慢。
那么在这种状况下,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改变有什么规律吗?
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己来探讨!体会一下科学探究的乐趣。
复习:
1、先来复习一下加速度的概念吧!
2、这节课的主角之一是打点计时器,还记得如何用它来测速度吗?
〖新课教学〗
一、提出问题:探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速度随时间改变的规律。
引导: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这个规律可能是什么呢?
(老师应对学生的各种合理猜想表示确定,甚至可同时排列出来,等待同学们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二、猜想与假设:速度随时间线性递增。
引导:如何通过试验找寻这个规律呢?详细应当怎样操作?
(本节中的问题,如出现难度较大的状况,可让同学们实行探讨的方式得出答案。)
三、设计试验:
1、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的位移随时间改变的状况。
2、利用前面所学学问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从而得出速度随时间改变的状况。
好!哪位同学能够完整地叙述一下试验步骤?
四、进行试验:
1、依据课本P31的图2.1-1,将试验装置安装好。
2、启动计时器,然后放开小车,让它拖着纸带运动。
3、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两次。选择其中最为清楚的一条为纸带1。
仅凭一条纸带,数据会不会显得不够充分呢?怎么办呢?
4、增加所挂钩码的质量,重复步骤2和步骤3,再次选择最为清楚的一条为纸带2。
5、削减所挂钩码的质量,重复步骤2和步骤3,再次选择最为清楚的一条为纸带3。
条件改变了,还能够说明同一问题吗?还记得如何计算纸带上某点瞬时速度的方法吗?
你能自己设计一个试验表格吗?
五、处理数据:
在纸带中选择合适的计时起点,每隔0.1s进行测量,计算出小车在几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填入数据表格中。
设:位置0与位置1的间距为x1,位置1与位置2的间距为x2,依此类推。
Δt=0.1s
则:位置1的瞬时速度为,则第n点的瞬时速度为
纸带1:
位置编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时间t/s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两点间距x/m
瞬时速度v/m·s-1
纸带2:
位置编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时间t/s
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