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4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案新人教版.doc
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4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教学目标:
1.在驾驭算理的基础之上,娴熟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并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视察思索,合作沟通,理解并驾驭“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干脆相减”的算理。
3.通过分组学习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推理归纳和语言表达实力。
教学重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干脆相减”的算理,能区分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算法的不同。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干脆相减”的算理,能区分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算法的不同。
教学方法:
探讨法、启发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
课前打算:
老师打算:PPT课件
学生打算: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拨数,比较每组数表示的意义)
(1)7和70 (2)45和40 (3)82和2
2.口算。
90-70= 80-40= 70+5= 34+4=
5+32= 4+()=66 60+()=68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旧知,梳理已有的学问阅历,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本课相关的已有学问,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师:我们知道四则运算有加、减、乘、除。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应的减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二课前检测
师布置任务:
1.学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2.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3.通过预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洁的梳理,并让全班同学相互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老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得特别棒!不会的同学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更深化地探究吧!
三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P69例1。
出示自学要求: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3)问题1:还剩多少本故事书?问题2:还剩多少本动漫书?
(4)小组合作,学生沟通。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依据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我们进行探讨,写一写你是如何列式的,说说你是如何算出来的?
(1)教学问题1。
问题1:还剩多少本故事书?[板书]
生1:35-2=33(本)。
可以在计数器上拨出35,也就是十位上是3,个位上是5,减去2,就是个位上去掉2个珠子,也就是33。
[板书]
生2:用拆分法计算。
把35拆成30和5,先计算5减2等于3,再用30加3等于33。
[板书]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小结: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先把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减,再加上整十数。
(2)教学问题2。
问题2:还剩多少本动漫书?[板书]
生3:35-20=15(本)。
可以在计数器上拨出35,也就是十位上是3,个位上是5,减去20,就是十位上去掉2个珠子,也就是15。
[板书]
生4:用拆分法计算。
[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驾驭得不错!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小组探讨沟通]
小结:两位数减整十数,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减整十数,结果再与一位数相加。
3.对比感知,明确算理。
师:我们一起想一想,计算35-2和35-20时有什么不同?
生:对于35-2,先用5个一减2个一,对于35-20,先用3个十减2个十。
师:这名同学说得特别好!那么老师在来给大家总结一下。
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干脆相加、减。
四当堂检测
1.填一填。
(1)48-6=(42),想:把48分成(40)和(8),先算(8-6=2),再算(40+2=42)。
(2)59-30=(29),想:把59分成(50)和(9),先算(50-30=20),再算(20+9=29)。
2.[教材P69做一做]
3.[教材P71练习十六第4题]
五课堂总结
1.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先把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减,再加上整十数。
2.两位数减整十数,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减整十数,结果再与一位数相加。
六课后作业
1.请完成教材P71练习十六第1、2、3题。
2.请完成预习单第6单元第5课时。
3.请完成《典中点》相关习题,详细内容见习题课件。
板书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例1:问题1: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方法一:5-32=33(本)。 方法二:用拆分法计算。
问题2:还剩多少本动漫书?
方法一:35-20=15(本)。 方法二:用拆分法计算。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口算内容是在学生已系统驾驭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