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文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PAGE5
《广播电视文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号
0223S06022
开课单位
新闻传播学院
课程名称
(中文)广播电视文艺学
(英文)RadioandTelevisionArts
课程性质
选修
考核类型
考查
课程学分
2
课程学时
34
课程类别
专业发展课程(专业拓展课)
先修课程
广播电视学概论、传播学概论
适用专业(类)
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二、课程描述及目标
《广播电视文艺学》课程是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发展课,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了解广播电视艺术的文化特性、美学特征及受众的审美心理等,掌握广播电视文艺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问题,具备广播电视文艺作品的创作、鉴赏与传播能力,为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影视美学和视听语言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掌握广播电视的艺术鉴赏能力、创作能力和传播能力。
课程目标1:了解中国广播文艺和电视文艺的艺术实践。
课程目标2:掌握中国广播文艺和电视文艺的节目形态。
课程目标3:培养和提升广播电视文艺的综合鉴赏能力。
课程目标4:认识广播电视文艺作为大众文化具有的传播影响力。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1-1:掌握广播电视文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课程目标1
20%
1-3:掌握我国广播电视文艺行业的发展史。
课程目标2
20%
2-2:具有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初步鉴赏与传播推广能力
课程目标3、4
20%
2-4:具有广播电视学、影视艺术、美学理论等跨学科业务综合能力。
课程目标2、3
20%
3-3:具备基本的文艺节目业务探讨和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2、3、4
20%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该课程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授课,主要用到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等教学手段。教师合理分配课时,一方面将优秀经典的文艺作品带到课堂,与同学们一起欣赏并分析,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影理论知识,帮助他们指导实践活动。学生制作电影鉴赏作品,教师审阅,并同他们一起讨论作品的优点与不足,最终促使学生认识电影作品、提升电影鉴赏能力、丰富影像剪辑技巧。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通过当下广播电视领域文艺的发展现象,向学生阐释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本课程重点讲述两点:一是熟悉当下广播电视领域文艺的历史轨迹及当下发展动态;二是掌握广播艺术、电视艺术的理论知识。
(二)教学难点
难点在于与时俱进,跟上不断发展创新的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实践,研究新时代中国广播电视文艺不断发展的形态,更新理论观点,建立创新型知识体系。
六、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第1章广播文艺的历史发展
掌握当代中国广播文艺的艺术实践。
3
讲授
演示
课程目标1
2
第2章广播文艺节目创意与编导
了解电视文艺节目的基本知识并通晓其创意和编导艺术。
3
讲授
演示
讨论
课程目标2、4
3
第3章电视文艺的历史发展
掌握当代中国电视文艺的艺术实践。
3
讲授
演示
课程目标1
4
第4章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意与编导
了解电视文艺节目的基本知识并通晓其创意和编导艺术。
6
讲授
演示
讨论
课程目标2、4
5
第5章中国电视剧的发展
掌握当代中国电视剧的艺术实践。
6
讲授
演示
课程目标1
6
第6章电视剧的创意与编导
了解电视剧的综合性、动态造型性、逼真性和商品性等主要特征及相关基础知识。
4
讲授
演示
讨论
课程目标2、4
10
第7章广播电视文艺的文化特性
知晓社会语境中的广播电视文艺的文化属性。
3
讲授
演示
讨论
课程目标3、4
11
第8章广播电视文艺的美学特性
知晓广播电视文艺的美学特征。
3
讲授
演示
讨论
课程目标3、4
12
第9章广播电视文艺的审美心理
知晓广播电视文艺受众的审美心理。
3
讲授
演示
讨论
课程目标3、4
合计
34
七、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一)考核类型:?考试?√考查
(二)考核方式:?开卷考试?闭卷考试√课程论文
?课程报告?其它:—
(三)成绩评定:
考核
依据
建议分值
(百分比)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课程目标
过程
考核
70%
出勤表现
10%
出勤率100%满分,缺勤1次扣1分
课程目标1
作业1
25%
根据作业的要求酌情给分
课程目标1
作业2
25%
根据作业的要求酌情给分
课程目标2
作业3
10%
回答问题完成课业情况
课程目标3
期末
考核
30%
课程论文形式,要求知识概念把握准确,材料扎实,分析问题严谨、表达规范
课程目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