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植物保护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植物保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植物保护专业(或职业)领
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农
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
门培养具有植物保护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2.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 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
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3.具备系统的植物保护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技能,以及相关的管理、
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观念新,业务精,开拓、创新能力强;具有新型的农业
技术推广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植物保护技术传播和新农村建设工作
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5.身体健康,无任何传染性疾病。
二、研究方向
1.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病害的病原、发生、发展以及防治的一门应用学科。
它以植物病害为研究对象,探讨发病的原因,病原物、侵染方式和症状出现的
过程。为了确立防病和治病的方法,还研究形成病原的环境条件、病原体传染
途径以及病害的诊断法等。本学科侧重以下 6 个研究方向:植物病害流行学、
植物免疫学、植物病原真菌学、植物病原线虫学、植物病毒学、分子植物病理
学。
1
2.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农业昆虫学是研究农业害虫的发生、发展、消长规律及防治措施的一门科
学。农业昆虫学不仅要以害虫为研究对象,还要研究被害植物受害后的反应,
提高其耐害力和抗虫性,并研究治理策略和以作物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其
防治措施应以保护环境、人畜安全和可持续性为原则。该学科侧重以下 4 个研
究方向:害虫生物防治、昆虫生态学、昆虫分类学与生物多样性和农业害虫综
合治理。
3.农药学
农药学是应用有、无机农药来预防、控制或消灭害虫、病菌、杂草及其它
有害生物,保护农、林业生产安全、既具基础理论又具应用技能的一门实用科
学。主要研究农药加工、提取方法人工化学合成、剂型配制和相应理化性质、
室内外毒理、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以及检测技术与残留控制等。学科侧重研究
生物农药、农药残留控制和农药毒理学。
4.有害生物与环境安全
有害生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存产生危害的生
物。包括危害植物的各种害虫、有害动物、病原微生物、寄生性种子植物和田
间杂草等;广义的环境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污染和
破坏的安全状态。主要研究侧重害生物分类与鉴定、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与监
测、检疫性有害生物治理技术、转基因植物和微生物生物安全评价、植物保护
产品与环境安全。
三、培养方式
1.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实行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研究并重的
联合培养方式。课程学习阶段集中在校内,实践阶段侧重在校外基地(基点)
或顶岗研究。
2.实行双导师负责制。双导师制是指 1 个校内学术导师,1 个校外社会实
践部门的导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课程学习、专业全面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
2
作;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实践过程、论文相关研究的实施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论文研究内容由双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商定。
四、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1.学习年限一般为 2 年。
2.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 34学分。
3.必修环节有文献综述和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和实践环节。
五、课程的类别及设置 (缺补本课)
课程设置分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学位课指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必修课,
非学位课指学科指定的选修课。
植物保护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 时 学 分 备 注
政治理论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