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设施农业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doc

发布:2017-08-28约2.9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园艺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 (二) 1. 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 应掌握本领域的专业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园艺产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基本掌握1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学科方向 根据国家园艺产业发展的需要、专业特点和学科基础,本学科设置 6 个研究方向。 1.果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果树产业特点及发展模式与战略、果树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果树育种技术与理论、果树栽培与生理生态等方面。 2.蔬菜学:研究内容包括蔬菜产业发展模式及特点,蔬菜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蔬菜品种改良新技术、新方法,蔬菜作物杂交制种技术,优质、高效蔬菜生产新技术,蔬菜生产设施的设计与建造及环境调控等。 3.观赏园艺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花卉产业发展形式及特点、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观赏植物栽培技术与推广应用,观赏植物栽培与采后生理等方面。 4.设施园艺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模式与特点,设施园艺结构与配套装备,设施园艺作物高产栽培模式与技术、高品质栽培模式与技术,设施园艺无土栽培技术,设施蔬菜水肥一体自动化灌溉技术,设施蔬菜专用品种选育,设施园艺环境调控技术。 5.草坪资源与利用:主要开展草坪种质资源及观赏性野生地被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引种及培育技术 6.药用植物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鉴定与评价、种质创新及其提取和加工工艺、开发利用及其保护等。 三、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第一年以在校进行为主,第二年参与校外相关企事业单位生产、管理,协助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要提交实习总结报告,并结合工作完成毕业论文,也可在校内科研基地从事应用型技术研究并完成论文。指导方式 3.课程学习课程学习方式采取听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考试及格方能取得学分。 学术活动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在读期间参加国际、全国相关专业的学术会议或学院、学科或组织的大型学术活动(报告会)不少于1次。各二级学科的各研究方向每周应组织一次研究生读书报告会,每名研究生在毕业之前要做2次以上读书报告,并在开题报告之前做文献综述报告,第三学期做课题研究进展报告。 园艺学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公共 课 36 2 1 必修 18 1 1 必选其一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第一外国语 48 3.0 1 必修 技术推广理论与实践 32 2.0 1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32 2.0 1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32 2.0 1 领域主干课园艺学进展 2 园艺植物良种繁育 32 2.0 2 园艺 48 3.0 1 园艺商品学 2 园艺产业案例 2 选修课设施园艺 32 2.0 2 选修 蔬菜专题 32 2.0 2 果树专题 32 2.0 2 药用植物专题 32 2.0 2 草坪学专题 32 2.0 2 观赏园艺专题 32 2.0 2 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32 2.0 1 科技论文写作 2 补 本 课 设施园艺学 任选2门 草坪学 0 0 果树栽培学基础 0 0 观赏园艺学 蔬菜栽培学基础 0 0 药用植物栽培学 0 0 药用植物育种学 0 0 中药化学 0 0 园艺植物育种学 0 0 实践环节 实践总结报告 6.0 必修 总学分 32.0 八、考核方法 (一)课程考核 课程考试一般以笔试为主,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二)文献综述 要求阅读文献 80 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占 50%以上,并根据综述内容和生产实际提出学位论文题目。 (三)开题报告 入学后第二学期期末进行开题报告。学生必须参加由所属二级学科组织的开题报告会,由5人以上本学科(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或职称以上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研究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确定是否通过并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 (四)中期考核 入学后第三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实践情况、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工作进展和身体状况等。具体办法按《》执行。、学位论文 (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