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课 用电脑交朋友:加同学为好友》说课稿-2023-2024学年新世纪版(2023)三年级上册.docx

发布:2025-03-28约2.9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课用电脑交朋友:加同学为好友》说课稿-2023-2024学年新世纪版(2023)三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八课用电脑交朋友:加同学为好友》说课稿-2023-2024学年新世纪版(2023)三年级上册

设计意图

本节课《第八课用电脑交朋友:加同学为好友》旨在通过学习电脑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脑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添加好友的基本步骤,学会在电脑上与同学建立友谊,培养良好的网络交往习惯。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交流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让学生掌握电脑基本操作技能。

3.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学生在网络交往中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电脑交流,促进同学间的友谊与合作。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接触过电脑和互联网,对电脑的基本操作有一定的了解,如开关机、鼠标操作等。但对于电脑交朋友这一具体操作,多数学生可能没有实际经验。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三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电脑和互联网有较高的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快速掌握新技能。在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喜欢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添加同学为好友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操作不熟练、忘记密码、隐私保护等问题。此外,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学生可能对网络交往的安全意识不足,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脑,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第八课用电脑交朋友:加同学为好友》。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操作步骤图、安全提示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实验器材:准备好电脑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操作。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安排实验操作台,营造轻松、互动的学习环境。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发布预习任务,如要求学生观看《如何安全地使用网络》的视频,并完成简单的网络安全知识问卷。设计预习问题,例如:“你认为在网络交友时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完成问卷,并记录自己的看法。

方法/手段/资源:自主学习法,信息技术手段。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基本安全原则,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导入新课,以“网络交友的好处和风险”为题,播放一段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兴趣。讲解添加好友的操作步骤,并示范操作。

学生活动:学生跟随老师操作,尝试在电脑上添加同学为好友。

方法/手段/资源:讲授法,实践活动法。

作用与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添加好友的技能,理解操作步骤的重要性。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记录一周内使用电脑交朋友的经历,并分析其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提供拓展资源,如网络安全相关的书籍或网站。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作业,并在家中进行拓展学习。

方法/手段/资源:自主学习法,反思总结法。

作用与目的:通过作业和拓展学习,加深学生对网络安全和网络交友的理解,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网络安全知识普及: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如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诈骗防范、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

(2)网络交友风险案例分析:收集一些网络交友中的真实案例,分析其中的风险和后果,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交友的潜在危险。

(3)网络礼仪教育:介绍网络礼仪的基本原则,如尊重他人、文明用语、不传播谣言等,培养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

(4)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探讨网络交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网络依赖、网络成瘾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5)网络道德教育:介绍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如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尊重知识产权等,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

2.拓展建议:

(1)组织网络安全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2)开展网络安全主题班会:邀请专家或家长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3)举办网络文明礼仪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网络文明故事,培养他们的网络文明素养。

(4)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邀请心理专家进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网络成瘾等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5)组织网络安全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网络安全演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