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体育 第3课投掷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九年级体育第3课投掷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九年级体育第3课《投掷》,包括投掷的技巧、动作要领以及实际操作训练。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投掷学习有紧密联系,通过复习和巩固,进一步深化投掷技巧,提高投掷成绩。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投掷运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2.增强学生自我挑战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追求卓越的精神。
3.提升学生身体协调性和投掷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投掷动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确保学生在投掷过程中,能够正确掌握投掷姿势、动作要领,形成稳定的投掷技术。
②投掷力量的合理运用:教授学生如何在投掷过程中合理分配和运用力量,以提高投掷距离和精准度。
②投掷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引导学生将准备姿势、用力动作和投掷动作连贯协调,形成完整的投掷技术。
2.教学难点,
①投掷动作的协调性:学生在投掷过程中,如何协调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避免动作僵硬或过度用力。
②投掷力量的掌握:学生在投掷时,如何感知并合理运用自身力量,避免力量过大或过小导致投掷效果不佳。
③投掷技巧的持续改进: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如何通过反馈和自我调整,不断改进投掷技巧,提高投掷成绩。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投掷》一课的教材,包括动作图解和文字说明。
2.辅助材料:准备与投掷动作相关的图片、图表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动作要领。
3.实验器材:准备投掷用的器材,如标枪、铅球等,并确保器材的安全性。
4.教室布置:设置投掷练习区域,包括安全线、标记点等,便于学生进行练习和教师观察指导。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奥运会投掷项目的精彩瞬间,激发学生对投掷运动的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投掷运动的特点和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投掷技能。
3.用时:5分钟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投掷动作要领讲解:
-投掷姿势:讲解正确的站立姿势、握杆姿势和身体姿态。
-动作步骤:详细讲解投掷动作的各个步骤,包括准备姿势、用力动作和投掷动作。
-力量分配:讲解如何合理分配和运用力量,提高投掷距离和精准度。
2.投掷技巧示范:
-教师示范:教师进行标准投掷动作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模仿: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模仿练习,教师指导纠正。
3.投掷训练方法介绍:
-基础训练:讲解基础投掷训练方法,如原地投掷、助跑投掷等。
-进阶训练:介绍进阶训练方法,如力量训练、协调性训练等。
4.用时:20分钟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分组练习: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原地投掷和助跑投掷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提供反馈。
2.投掷比赛:
-进行小组间的投掷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师观察比赛过程,总结学生在投掷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用时:15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投掷动作要领、力量分配和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提问。
2.学生回答: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用时:5分钟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学生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
2.学生讨论: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享投掷技巧和训练心得。
3.教师总结: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重点和难点,提供进一步指导。
4.用时:5分钟
六、教学总结(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反馈: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3.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4.用时: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知识点梳理
1.投掷运动的基本概念:
-投掷运动是一种以投掷物体为主要动作的体育项目。
-投掷运动包括标枪、铅球、铁饼等不同项目。
2.投掷动作的基本要领:
-准备姿势:正确的站立姿势、握杆姿势和身体姿态。
-动作步骤:准备姿势、用力动作和投掷动作。
-力量分配:合理分配和运用力量,提高投掷距离和精准度。
3.投掷技巧的掌握:
-投掷姿势的规范性:确保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协调一致。
-投掷力量的合理运用:根据不同项目,掌握合适的用力时机和力量大小。
-投掷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保持动作的连贯性,提高投掷效果。
4.投掷训练方法:
-基础训练:原地投掷、助跑投掷等基础训练方法。
-进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