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集体备课模板(一)1(完整).doc

发布:2018-10-12约1.6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四年级组语文集体备课 备课序号:第 5 次 (初案) 时间:2016年11月8日 主备教师 张静霞 备课组长 彭洁 辅备教师 朱传霞.彭洁.毛美霞.马咪娜.山巴依尔.才仁玛 教学内容 19.秦兵马俑 备课时间 2016.11.8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抓住重点字词,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以导游的身份介绍秦兵马俑的特点。这种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趣味性强,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有一定的自学和表达能力,本文又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在学习中以学生的自读自悟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 教学重点 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认真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章清楚的条理、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导案 学案 二次备课(调整与思考)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提问:你知道什么是秦兵马俑吗? 1.齐读课题。 2.交流搜集到的料。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初读要求: (1)自学生字词。 (2)读熟课文。 2.多媒体课件出示重点字音和成语。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秦兵马俑的?从哪一自然段可以看出来?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成语:举世无双、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昂首挺胸、若有所思、久经沙场、绝无仅有。 2.指学生读课文,正音。强调“乘”在本文的读音和意思。齐读词语,交流讨论词语的意思。 3.指学生朗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学生从过渡段(第3自然段)入手,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明确:第2自然段写规模宏大,第3~8自然段写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合作探究,品读课文。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方面,熟读课文,布置学习任务。 (1)规模宏大: ①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②这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类兵马俑图片。 1.自由读课文。 (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以及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等方面理解“规模宏大”的特点。 (2)“20000平方米、230米、62米、14260平方米”等数据,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4)读课文第4~8自然段,想象他们的动作、神态,感悟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5)学生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总结写法。 1.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2.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1.学生汇报:这两个自然段相互照应。 2.学生以自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回顾全文。 五、作业布置: 1、以导游的身份将《秦兵马俑》介绍给家人听。 2、课外阅读更多有关秦兵马俑的相关知识。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