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学情分析方案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形位公差标注
形位公差学情分析方案设计
课题
形位公差标注
学科
机电
教材分析
《形位公差标注》是河南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材《技术测量》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技术测量的重要内容,在技术测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知识对于刚接触技术测量的高一学生来说,一部分学生可能听说过形位公差标注这个名词,但让自己亲自操作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通过让学生看视频和图片,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然后步步引导,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由易到难,达到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掌握形位公差的定义;
2.掌握常用的形位公差标注方法。
3.了解并掌握形位公差标注方法运用。
情感态度方面: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形位公差标注生产中的重要性,树立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观点。
2.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合作,激发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服务发展的责任意识。
技能目标:
通过学生读书、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归纳能力。
通过讨论、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亲自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形位公差标注常用方法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解决办法]学生自己亲自操作、反思、教师引导总结,使学生掌握芽接的操作技术。
教学难点
[解决办法]通过教师引导、举例,让学生亲自操作、体会,变抽象的文字描述为具体事物来表达。
设计思想
教学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学会怎样探究知识,怎样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教学生学会思考、动手、提出问题并得出结论。因此,本设计先放一段视频,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有理论到实践,先教师演示,再学生练习,并反思自己操作的成败,这样,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又锻炼学生对动手的能力,从而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法
采用观察图解、阅读指导与讲述、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由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分析、综合、归纳整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并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自操作与反思,逐渐掌握果树的芽接技术。
学法
1. 情境体验法 2.讨论法 3.分组实践 4.操作反思5.归纳整理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零件实物 历年高考题 黑板演示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和预期效果
引入:如果你遇到图示高考题,你是否能轻松拿到满分?
先放一段视频,然后让学生重新纠正自己先前的结论,从而引入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
(1)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2)学生看完视频后重新发表自己的见解。
①以抢答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了课堂趣味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激趣。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探讨的内容。
知识点一
1、明确形位公差标注方法
多媒体展示形位公差标注方法的图片。
请仔细阅读课本并找出形位公差标注方法
(因要素不同而异)
找学生回答,不完整的地方让其他学生补充。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东西。
2、形位公差标注方法归类
学生看课本总结
1、回答出形位公差标注方法注意事项。
2、如何标注?
3、怎样区分标注不同要素?
1.把学生分为四组,以小组为单位,以竞赛形式进行评比,看哪组答得更准确。2.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讨论、归纳总结。
1、学生通过看书,总结答案,锻炼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答不全的,小组同学做补充,培养了小组协作精神。
归纳小结(一)
总结:通过同学的分小组练习及演示,已基本上能够掌握形位公差标注的基本操作,下课后还需多加练习,才能达到熟练地程度。
1、学生用专业术语修正、规范自己的语言。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实践操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及时反馈矫正。
思考问题
形位公差标注要点?
适用范围是什么?
常见形位公差标注错误例子?
(学生看书后思考回答)
通过学生的自学,总结知识点,锻炼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总结知识点,紧密衔接,动脑动手相结合。
形位公差标注2
还有一种常用的形位公差标注错误,同学们自学课本内容,说明常见形位公差标注错误。
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的形位公差标注错误,运用对比学习法,加强记忆。
学生通过自学,找出不同,简化了学习内容。
亲身体验
教师不再演示,找两名学生到讲台前操作,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
学生边操作边叙述过程,操作结束后,点评自己的成功之处与不足。
1、通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