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docx

发布:2025-03-24约7.45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

1.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陈鹤琴D.张雪门

答案:A

解析:陶行知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2.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有两种形式,即()

A.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公共教育B.学前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C.学前家庭教育和托幼机构教育D.学前社区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答案:A

解析: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主要包括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公共教育。

3.幼儿期大脑皮质的发展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其()。

A.抑制能力较差B.抑制能力较强

C.兴奋能力较差D.抑制能力和兴奋能力均衡发展

答案:A

解析:幼儿期大脑皮质的抑制能力较差,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

4.幼儿在游戏时,一会儿当“医生”,一会儿当“工人”,这更多表明了()。

A.想象的主题不稳定B.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D.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答案:A

解析:幼儿在游戏中角色变化频繁,体现了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5.儿童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

答案:A

解析:23岁是儿童出现最初独立性的时期。

6.()是幼儿教师最常用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A.游戏化方法B.环境体验法C.行动操练法D.语言法

答案:D

解析:语言法是幼儿教师最常用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7.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B.发展适宜性C.综合性D.活动性

答案:C

解析:这种做法没有将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违背了综合性教育原则。

8.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

A.游戏B.交往C.活动D.游玩

答案:C

解析:活动是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方式。

9.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是()。

A.促进幼儿健康成长B.确保幼儿心理健康

C.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D.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

答案:C

解析: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

10.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和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A.幼儿的特长B.幼儿的智力

C.幼儿的社会性D.幼儿的能力

答案:C

解析: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和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11.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这是()原则的要求。

A.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B.发展适宜性

C.幼儿参与性D.开放性

答案:B

解析:发展适宜性原则要求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12.()是指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协助教师的工作,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达到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致。

A.家长学校B.家长参与C.家长会D.家访

答案:B

解析:家长参与是指家长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

13.()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

A.自我意识B.态度C.认知D.移情

答案:D

解析: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

14.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

A.模仿性强B.喜欢交往C.好奇好问D.活泼好动

答案:A

解析: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模仿性强。

15.()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A.热爱幼儿B.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C.品德良好D.身体健康

答案:B

解析: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6.幼儿教师在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

A.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B.幼儿好模仿

C.幼儿分不清左右D.使幼儿看得更清楚

答案:A

解析: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所以教师常采用“镜面示范”。

17.()是幼儿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

答案:C

解析:45岁是幼儿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

18.下列不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的是()。

A.生活习惯与能力B.保护自身安全

C.身体活动的知识和技能D.能听懂并理解多种游戏规则

答案:D

解析:能听懂并理解多种游戏规则属于语言教育和社会教育范畴,不属于健康教育活动内容。

19.幼儿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