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群落第三节地球上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学案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doc
PAGE
PAGE6
第三节地球上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
必备学问·自主学习
一、森林群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陆地群落
1.热带雨林群落:
(1)分布:赤道及其两侧的潮湿区域。
(2)影响因素:温度、降雨量。
(3)群落特点:生物种类极为丰富,群落结构困难。
(4)植物类群及适应特征:植物种类多,且绝大部分是木本,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也发达。
(5)动物类群及适应特征:动物种类繁多,其中以树栖攀缘生活种类占优势。形成了很多适应特征,如树懒具有弯曲而锋利的钩爪。
(6)意义:为人类供应了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
2.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
(1)优势植物:山毛榉、栗等。
(2)植物特点:乔木的叶片一般无革质和茸毛,冬季完全落叶,春季萌发新叶,夏季形成郁闭林冠,秋季叶片枯黄。
(3)动物特点:动物生活节律有明显季节变更,夏季较冬季种类多。
3.北方针叶林:
(1)优势植物:针叶植物。
(2)植物特点:植物种类较少,附生植物、藤本植物及灌木稀有,植物的叶呈针状。
(3)动物特点:种类较少,多数动物营定居生活,少数动物通过迁移度过漫长的冬季。
(4)意义:为人类供应木材资源。
哪种群落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
提示:热带雨林群落。
二、草原群落中草本植物占优势
1.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12%。
2.判一判:
(1)草原群落以草本植物占优势,几乎完全由禾本科植物、豆科植物和菊科植物组成。 (√)
(2)植物的叶面积缩小、叶片边缘内卷、气孔下陷以适应干旱环境。(√)
(3)草原群落中动物种类较多。 (×)
分析:草原群落中动物种类贫乏。
三、荒漠群落
1.植物特点:植被极度稀疏,有的地段大面积袒露。植物有发达的根系、小而厚的叶片。植物只在有水时才发芽、开花和结果,假如不下雨植物就不生长。
2.动物特点:动物种类比较稀有。动物穴居和善跑的习性比草原群落中的更突出。大多数动物昼伏夜出。
四、苔原群落
植物种类稀有,多为矮生,动物种类贫乏且主动活动觅食。
苔原群落的动物不冬眠的缘由是什么?
提示:开阔的冻原环境使得动物缺少自然隐藏条件,且土壤永冻层厚,难以挖掘土穴。
关键实力·合作学习
学问点不同类型的群落及特点?
类型
代表植物
代表动物
主要特点
森
林
北方针叶林
红松等常绿针叶林
驼鹿、雪兔等
针叶植物占优势
温带落叶阔叶林
槭、山毛榉等落叶乔木
田鼠、旋木雀、啄木鸟
物种很丰富
热带雨林
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
生活着90%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物种最丰富,生物间的关系最困难
草原
几乎完全由禾本科植物、豆科植物和菊科植物组成
野驴、黄羊等及失去翱翔实力的鸟类,如鸵鸟等
降雨量偏少,生长期很短,物种不太丰富
荒漠
植物主要是灌木和半灌木
蜥蜴、适应干旱的鸟类和昆虫等
干旱少水,物种少,生物数量少
苔原
矮石楠、极柳、苔藓、地衣等
鸟类有雪鹀、贼鸥和各种水鸟
气候寒冷,植被结构简洁,种类稀有
【学问拓展】
群落中生物适应的相对性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相对性。
(2)适应的相对性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肯定程度的适应,不是肯定的。
(3)适应的相对性的缘由:因为生物生存的环境不断变更,而生物的遗传具有保守性,不会因为环境变更马上变更其遗传性,因此适应的形成是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选择作用不会一次到位,更不会造成尽善尽美的结果。
1.荒漠中有的地段袒露,植物极度稀疏,生活于其中的爬行动物蜥蜴间或穿行。蜥蜴在荒漠中生活有哪些与之相适应的特点?(进化与适应——生命观念)
提示:表皮外有角质的鳞片,有利于削减水分蒸发,体温是变更的,蛋壳坚硬,能爱护正在发育的胚胎。
2.生活在苔原中的植物有哪些适应环境的共同特征?(进化与适应——生命观念)
提示:植物多为矮生,甚至紧贴地面,生长季节短,生长缓慢,几乎完全依靠养分繁殖。
(2024·杭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群落主要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种最丰富的群落是热带雨林
B.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
C.占陆地表面积最大的群落是草原
D.生活在气温最低环境的群落是苔原
【解题思维】解答本题需突破以下两个关键点:
【解析】选C。物种最丰富的群落是热带雨林;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荒漠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26%,草原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12%,占陆地表面积最大的群落是荒漠;生活在气温最低环境的群落是苔原。
【审答误区】本题常见错因如下:
不知道占陆地表面积最大的是哪个群落,而不选C。
1.擅长挖洞和具有快速奔跑行为的动物主要分布于 ()
A.热带雨林 B.草原
C.荒漠 D.苔原
【解析】选B。草原上的动物主要是啮齿类动物及具有快速奔跑实力的动物。
2.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环境条件越优良,群落中生物的种类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