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第三节第2课时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
PAGE
PAGE10
第2课时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新课标
核心素养
1.举例说明主动运输的特点和意义。
2.举例说明胞吞、胞吐的特点和意义。
3.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质膜结构的关系。
4.说明两种被动运输方式的异同。
1.科学思维——结合图示和图表,驾驭不同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意义,提升比较归纳实力。
2.生命观念——通过总结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结构的关系,进一步相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学问点(一)被动运输
1.被动运输的特点
物质进出细胞时,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扩散。
2.两种被动运输的方式
(1)简洁扩散与帮助扩散的图示:
①甲属于简洁扩散
推断理由: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载体。
②乙属于帮助扩散
推断理由:高浓度→低浓度,需载体帮助。
(2)简洁扩散与帮助扩散的比较:
下列属于简洁扩散的是①④⑤,属于帮助扩散的是①③⑥。
①顺浓度运输②逆浓度运输③须要载体
④不须要载体⑤水、O2、CO2等物质通过细胞质膜
⑥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3.两种运输的限制因素
(1)简洁扩散除了与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有关外,还与物质的脂溶性、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所带电荷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帮助扩散除了与半透膜两侧浓度差有关,还与载体蛋白有关。
(1)细胞质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
(2)小分子、离子通过细胞质膜的方式可能不同(√)
(3)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质膜(×)
(4)具有半透性的结构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1.(生命观念)试从物质运输动力角度分析,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帮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提示:自由扩散和帮助扩散的物质运输动力都是物质浓度差,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须要消耗能量,所以统称为被动运输。
2.(科学思维)转运蛋白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二者的区分是什么?
提示: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变更;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态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相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须要与通道蛋白相结合。
1.下图表示与自由扩散、帮助扩散有关的图例或曲线。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肺泡上皮细胞汲取氧气——①④
B.人的成熟红细胞汲取葡萄糖——②③
C.甘油进出细胞——①③
D.肌肉细胞汲取水——②④
解析:选C①②表示两种跨膜运输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帮助扩散,③④表示两种影响因素曲线,分别对应自由扩散、帮助扩散。肺泡上皮细胞汲取氧气是自由扩散,对应①③;人的成熟红细胞汲取葡萄糖属于帮助扩散,对应②④;甘油进出细胞属于自由扩散,对应①③;肌肉细胞汲取水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和帮助扩散,对应①②③④。
2.如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膜中载体蛋白也能运输半乳糖
B.甘油以该方式进入肌细胞
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
D.该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解析:选D物质运输的过程中,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该载体蛋白只能运输葡萄糖,不能运输其他物质,A错误;甘油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肌细胞,不须要载体蛋白帮助,也不须要消耗能量,B错误;帮助扩散的运输动力是物质的浓度差,但须要载体蛋白帮助,当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足够高时,由于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会出现饱和现象,C错误;帮助扩散的特点就是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须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运输,D正确。
[归纳提升]
1.膜上的两种转运蛋白
名称
转运对象
特点
载体蛋白
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
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变更
通道蛋白
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态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相宜的分子或离子
转运分子不须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2.转运蛋白的特性
(1)专一性:一种转运蛋白在对细胞内外物质进行运输时只能对应地运输唯一的一种或性质特别相近的一类物质。
(2)饱和性:细胞质膜上的转运蛋白数量有限,在运输过程中当全部转运蛋白都已担当相应的运输任务时,运输的速度不再因其他条件而加快。
名师提示:(1)被动运输中“高浓度”和“低浓度”是指运输的离子和小分子本身的浓度,而不是它们所处溶液的浓度。
(2)两种扩散方式的动力均来自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此外帮助扩散还与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3)被动运输的速率还与被运输物质分子的大小及其脂溶性程度等有关。分子越小、脂溶性越强,运输速率越快。
(4)水分子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也可以借助细胞质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帮助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学问点(二)主动运输
1.运输方向:从低浓度→高浓度。
2.运输条件
(1)须要载体蛋白帮助。
(2)须要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3.实例:小肠上皮细胞汲取葡萄糖。
4.意义:保证活细胞能够依据生命活动的须要,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