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复习╲〞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 年级“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复习”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以学生的跳绳比赛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解决各种问题,进一步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有余数除法这一单元后进行的复习教学,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了表内除法、用竖式计算除法、余数的意义等知识,可以比较自如地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懂得了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对于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包括口算、笔算,学生也有了能力上的储备。因此本堂课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有余数除法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进一”问题、“去尾”问题以及周期问题等),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现实生活,本课的教学就是一个关于解决问题的实际运用,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余数意义的理解,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正确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2、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 点、难 点: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幻灯片、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三年级同学在12月份有个跳绳比赛,是吗?
师:既然是年段里班与班的比赛,那我们当然有必要把本班的跳绳精英给选
拔出来,我们三(2)班58人如果进行跳绳选拔比赛,每6人分一组,请问:最多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2)学生独立解答。
(3)师:现在我们把“6人一组”这个条件改成“分成6组”, 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8人进行跳绳选拔比赛,分成6组,每组最多有几人,还多几人?)
学生独立解答,反馈。
(4)得出对比算式:58÷6=9(组)……4(人)
58÷6=9(人)……4(人)
仔细看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师:为什么算式一样结果也一样,单位会不一样?(帮助学生进一步一理解)
小结:看来单位名称是跟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第1题的问题是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单位名称是“组”和“人”;第2题的问题是每组有几人,还多几人?单位名称就是“人”和“人”。所以平时我们在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问题,弄清商和余数的单位。
2、师:刚才我们解决了三(2)班58人跳绳的问题,现在如果整个三年级的小朋友都来跳绳,还是每6人一组,分到最后可能会剩下几个小朋友?如果每5人一组,分到最后可能会剩下几个小朋友?8人一组呢?
设计意图:
①通过学生自己提问、老师改变问题,引出一组对比算式,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并能正确填写商和余数单位;
②能利用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灵活解决问题。
2、提问:刚才我们解决了三(2)班58人跳绳的问题,现在如果全校小朋友都来跳绳,还是每6人一组,分到最后可能会剩下几个小朋友?如果每5人一组,分到最后可能会剩下几个小朋友?8人一组呢?
二、解决问题
1、为了在本次跳绳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我们楼上三(7)班同学在体育课时也在进行跳绳训练,假如体育老师给他们4人分一根短跳绳,问:他们班30个同学至少需要几根短跳绳?
2、在体育课时,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分到短跳绳,体育老师准备把一根19米的长绳,做成2米长的短跳绳,请问:老师最多能做几根这样的短跳绳?
小结:在我们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时,有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合理的取舍与安排。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合适的策略灵活地解决问题
过渡:好,下面老师想做一个小小的调查,班里有跳绳的举一下手。
随机采访一个同学:我想问一下你的跳绳是哪来的?是自己做的吗?(买的)
我想绝大多数同学的跳绳都是从店里买来的吧?
跳绳名称 第1种 第2种 第3种 第4种 价格(元/根) 8 7 5 6
(1)假如给你40元钱,并且只买 跳绳(填跳绳名称),请问:
最多能买几根,还剩多少钱?
(2)
方案一:
方案二: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开放题,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般的除法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4、拓展
过渡:买了跳绳,那我们就可以进行跳绳比赛了
假如在学校操场设置1-6号6个比赛场地,我们按学号6人一组进行跳绳比赛,若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