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第3课时蒸馏和萃取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x
PAGE
6-
第3课时蒸馏和萃取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
物质
分子式
熔点/℃
沸点/℃
密度
在水中的
溶解性
甲
C3H6O2
-98
57.5
0.93
可溶
乙
C4H8O2
-84
77
0.90
可溶
据此,将甲和乙相互分别的最佳方法是()
A.萃取法 B.升华法 C.蒸馏法 D.分液法
解析甲、乙密度相近,溶解性相像,只能依据沸点不同来分别。
答案C
2.下列试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应垫石棉网
B.运用分液漏斗前无需检漏
C.萃取时,分液漏斗倒转,不断振荡,并刚好放气
D.分液时,等下层液放出后,再接着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
解析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不须要垫石棉网,可以用酒精灯干脆加热,A项错误;分液漏斗运用之前必需检查是否漏水,B项错误;萃取时,分液漏斗倒转,不断振荡,并刚好放气,C项正确;分液时为使上下两层液体充分分别,下层液体放出后,刚好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项错误。
答案C
3.下列关于萃取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溴水中萃取溴,可用酒精作萃取剂
B.萃取操作完成后,静置分层,上下层液体依次从下口放出
C.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中的某物质,静置分层,“水层”应在上层
D.萃取时所选溶剂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与溶质不反应
解析萃取所选萃取剂应与原溶剂不互溶,酒精与水互溶,故A项错误。静置分层后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故B项错误。有机层在上层还是在下层取决于有机溶剂与水的密度的相对大小。
答案D
4.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
解析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项错误。
答案C
5.在自来水蒸馏试验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3
B.可以不用温度计
C.冷水从冷凝管上口流入,下口流出
D.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并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解析冷却水的流向应是下进上出,与气流方向相反,气流由上至下所处的温度越来越低,冷凝效果好。
答案C
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蒸发操作中移开蒸发皿
C.试验室制取蒸馏水
D.分别水和甘油
解析A项,关闭止水夹,注入水,视察长颈漏斗中液柱,一段时间高度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正确;蒸发皿的温度高,不能用手拿,易烫伤,B项错误;温度计测定的是馏分的温度,冷却水应下进上出,C项错误;水和甘油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别,D项错误。
答案A
7.在运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
A.上层液体经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B.分别液体时,将分液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别
C.分别液体时,使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打开活塞
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扭开活塞把气体放出
解析要确保分别效果,下层液体应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经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振荡时,分液漏斗要拿在手里;分别液体时,分液漏斗要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分液时,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气压相等,漏斗里的液体才能够顺当流出。振荡分液漏斗时可能有气体产生,应刚好打开活塞放出气体,以减小漏斗内的气体压强。
答案C
8.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A.不溶于水,且必需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简单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需比水的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需比水的密度小
解析从水溶液中萃取碘所选萃取剂应当与水不互溶,且碘在其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答案B
9.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分别和提纯混合物的装置,请依据装置回答问题:
(1)①分别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用装置(填装置图下面的字母,下同)。?
②分别汽油和水的混合物用装置。?
③在装置A和装置B中都用到玻璃棒,装置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蒸发皿中溶液因局部过热而溅出。?
(2)装置C中铁圈上方的玻璃容器的名称是,冷却水的进出口方向是。?
(3)从自来水中得到蒸馏水,选择装置,检验自来水中Cl-是否除净的方法:取少量锥形瓶中的水置于干净试管中,滴加,不产生白色沉淀表明Cl-已除净。?
解析(1)①分别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选择装置A。②分别汽油和水的混合物用分液的方法,选择装置D。③装置A用于过滤,装置B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