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研究进展系列讲座_2_冠心病的分型和病理生理机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人民军医 2007 年第 50 卷第 8 期 总第 573 期 ·481 ·
·临床医学 ·
( )
冠心病研究进展系列讲座 2
冠心病的分型和病理生理机制
100020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李延辉 万昕红
关键词 :冠心病 ;分型 ;病理生理 中国图书分类号 :R 54 14
楚 ,然而 , 目前对炎症反应的作用已日趋明了。正如
1 冠心病的分型
Ru ssell Ro ss 所说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
( )
1979 年 ,世界卫生组织 W HO 基于冠状动脉 病 ,而不是简单的脂质沉积 ,炎症反应无论是在动脉
( )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的临床表现 ,将其分为 粥样硬化的进展中 ,还是在 A CS 的发生中均起着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心绞痛 、心肌梗死 、缺血性心肌 重要作用 。炎症反应可以导致内皮功能障碍 、粥样
病和猝死等 5 型 ,并一直沿用至今 。近 30 年来 , 随 硬化斑块的进展和破裂及血栓形成 ,反过来 , 内皮功
着对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及与临床表现关系研究的日 能障碍 、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和破裂及血栓形成 ,又
趋深入 ,上述分型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结合病理生 导致进一步的炎症反应和炎性介质的释放 ,从而使
理 、发病机制的冠心病分型已成为其有益的补充 。 患者进入 A CS 的恶性循环过程 。这些炎性介质 ,
目前 ,基于病理生理机制 ,将冠心病分为慢性稳定性 包括来自肝脏的 CR P 、纤维蛋白原和血清淀粉样 A
( )
冠心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 A CS ,急性冠脉综合征 物质 ,来自脂肪细胞的 CR P 、IL6 、L ep tin 、抵抗素和
( )
又分为 ST 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ST EM I 和非 A dipo nectin ,来自内皮的 CR P 、V CA M1 、ICA M1 、
ST 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非 ST 段抬高的急性 选择素和 内皮素 ,来 自白细胞的 Lp PL A2 、干扰素
( ) γ α
冠脉综合征又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U A P 和非 ST 、肿瘤坏死因子 、IL1 、IL6 、IL8 、IL12 、IL18 、
( )
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N ST EM I 。猝死是急性冠 基质金属蛋白酶 、M IC1 、IL10 和髓过氧物酶 ,来 自
脉综合征最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 。 β
血小板的 CD40 、肿瘤生长因子 、PD GF 和 t hro m
bo spondin 等 。研 究表 明 , 上述 多种炎性介质在
2 冠心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A CS 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