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 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与选择.doc

发布:2018-03-30约4.2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与选择 1#004699960-70 1#004699970-80 1#0046999 合作伙伴关系的产生历程 三、基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集成模式 基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集成模式 Internet/EDI 宏观集成 资源配置,委托实现机制,合作对策研究 信息共享,技术支持,联合开发 同步化作业,后勤保障,服务协作 微观集成 中观集成 ERP/MRPII计划 四、供应链合作关系与传统供应商关系的区别 广泛评估可增值的供应商 投标评估 选择范围 质量保证(供应商对产品质量负全部责任) 输入检查控制 质量控制 提供 不提供 技术支持 信息共享(电子化连接、共享各种信息) 信息专有 信息交流 国内和国外 当地 供应商的定位 大 小 供应商规模 少(少而精,可以长期紧密的合作) 大量 供应商数量 大 小 供应批量 开放合同(长期) 单一 合同性质 长期、稳定、紧密合作 变化频繁 稳定性 多标准并行考虑(交货的质量和可靠性等) 强调价格 供应商选择标准 物料、服务 物料 相互交换的主体 供应链合作关系 传统供应商关系 五、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制造商/买主 降低成本(降低合同成本) 实现数量折扣、稳定而有竞争力的价格 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库存水平 改善时间管理 交货提前期的缩短和可靠性的提高 提高面向工艺的企业规划 更好的产品设计和更快的对产品变化的反应速度 强化数据信息的获取和管理控制 (二)对于供应商/卖主 保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 对用户需求更好的了解/理解 提高运作质量 提高零部件生产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对买主交货期改变的反应速度和柔性 获得更高的利润(比非战略合作关系的供应商) (三)对于双方 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 实现共同的期望和目标 共担风险和共享利益 共同参与产品和工艺开发,实现相互之间的工艺集成、技术和物理集成 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及其造成的风险 降低投机思想和投机几率 增强矛盾冲突解决能力 规模效益,订单、生产、运输上实现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 减少管理成本 提高资产利用率 合作对供应链进步的贡献率:40% 合作性计划可以使库存减少:15 % 合作性预测的准确性提高:15% 合作减少开支:20-30% 合作节约运输成本:3-5% 第二节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研究 一、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合作伙伴的类型 二、合作伙伴关系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三、合作伙伴选择方法 四、合作伙伴综合评价、选择的步骤 五、供应链企业之间合作的策略模式 六、建立成功合作关系的途径 一、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合作伙伴的类型 有影响力 的合作伙伴 战略性合作伙伴 普通合作伙伴 竞争性/技术性 合作伙伴 增值率 高 低 低 高 竞争力 二、合作伙伴关系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⑴系统全面性 ⑵简明科学性 ⑶稳定可比性 ⑷灵活可操作性 2.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 5 4 6#0046999.7 45.5 30.3 21 0 50 100 150 选择标准 百分比(%) 百分比(%) 5 4 6#0046999.7 45.5 30.3 21 质量 价格 交货提前期 品种柔性 提前期和 价格折扣 提前期和 交货期 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统计图 三、合作伙伴选择方法概述 直观判断法 招标法 协商选择法 采购成本比较法 ABC成本法 层次分析法 合作伙伴选择的神经网络算法 灰色系统算法 三、合作伙伴选择方法概述 1. 直观判断法:根据征询和调查所得的资料并结合人的分析判断,对合作伙伴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常用于选择企业非主要原材料的合作伙伴。 2.招标法:由企业提出招标条件,各招标合作伙伴进行竞标,然后由企业决标,与提出最有利条件的合作伙伴签订合同或协议。包括公开招标、指定竞标。 三、合作伙伴选择方法概述 3.协商选择法:由企业先选出供应条件较为有利的几个合作伙伴,同他们分别进行协商,再确定适当的合作伙伴。适用于采购时间紧迫、投标单位少、竞争程度小,订购物资规格和技术条件复杂时。 4.采购成本比较法:对质量和交货期都能满足要求的合作伙伴,需要通过计算采购成本来进行比较分析。 四、合作伙伴综合评价、选择的步骤 1:分析市场竞争环境(需求、必要性) 比较新旧合作伙伴 2:建立合作伙伴选择目标 3:建立合作伙伴评价标准 4:成立评价小组 反馈 5: 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