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新课说课稿1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新课说课稿1新人教版必修3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中的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该内容与新人教版必修3历史课本紧密相连,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掌握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的代表性事件、科学家及其贡献,并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影响。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历程的宏观把握能力,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和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如“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载人航天工程等。
②分析这些科技成就背后的历史背景、科技发展脉络以及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
①准确把握科技成就与国家发展、时代需求之间的关系,理解科技发展对国家战略地位的影响。
②理解科学家们在科技成就中所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科学家事迹的认同和敬仰。
③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科技发展中的复杂问题,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两弹一星”的图片、科学家事迹的视频等。
3.教学工具:准备PPT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辅助讲解。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在座的各位都是新时代的接班人,了解和传承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历程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2)学生:老师好,我们都很期待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讲授
1.知识梳理
(1)教师: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同学们,谁能简单介绍一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科技发展的情况?
(2)学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教师:很好,那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
2.成就展示
(1)教师:首先,我们要了解“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两弹一星”分别指的是什么?
(2)学生: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3)教师:很好,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4)教师:接下来,我们要了解载人航天工程。同学们,载人航天工程有哪些重要里程碑?
(5)学生:载人航天工程包括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载人航天员太空行走等。
(6)教师:很好,那么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载人航天工程对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
3.思考与讨论
(1)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那么这些成就背后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学生:这些成就背后有科学家们的辛勤付出、国家的政策支持、民族的自强不息等。
(3)教师:很好,那接下来我们分组讨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科学家们的精神、国家的政策、民族的自强不息。
4.总结与反思
(1)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将这些成就转化为我们自身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呢?
(2)学生: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的精神,坚定信念,勇于创新;我们要关注国家政策,为实现国家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树立民族自信,自强不息。
三、课堂小结
(1)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2)学生:老师,我们一定会的!
四、课后作业
(1)教师: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其他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2)学生:好的,老师。
五、板书设计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重大成就:
①“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②载人航天工程
③其他科技领域成就
(2)成就背后的原因:
①科学家们的精神
②国家的政策
③民族的自强不息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