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体育 第6周 第12次课说课稿.docx
九年级体育第6周第12次课说课稿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九年级体育第6周第12次课说课稿
教材分析
九年级体育第6周第12次课说课稿
教材内容:耐久跑教学
教材与课本关联:本次课以《九年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本中耐久跑的基本技术、练习方法、体能要求等为主要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耐力和运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包括正确的呼吸节奏和步伐频率。
难点:长时间耐力跑中保持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和心理耐力。
解决办法:1.通过分解动作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2.在练习中穿插短暂休息,让学生体验正确呼吸和步伐频率的感觉。3.设置逐步增加距离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心理耐力和持久力。4.采用小组竞赛和团队支持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合作精神。5.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耐久跑中的心理障碍。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耐久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领,结合实际动作示范。
2.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耐久跑技术的分组练习,提高练习效果。
3.比赛法:组织耐久跑比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竞技精神和团队协作。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PPT展示耐久跑动作图解,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技术要领。
2.播放示范视频:通过观看专业运动员的耐久跑视频,让学生学习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
3.运用教学软件:使用跑步训练软件,提供个性化训练计划,监测学生进步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耐久跑对我们身体健康有什么好处吗?
2.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耐久跑不仅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还能提高耐力和意志力。
二、新课讲授
1.老师讲解耐久跑的基本原理,包括呼吸节奏、步伐频率等。
2.老师示范正确的跑步姿势,并强调保持身体平衡和放松的重要性。
3.老师讲解耐久跑的练习方法,如间歇训练、长距离慢跑等。
三、分组练习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练习。
2.每组进行耐久跑技术练习,组长监督组员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练习。
3.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并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四、实践操作
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耐久跑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体验耐久跑的乐趣。
2.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比赛过程中,组长负责记录比赛成绩。
3.比赛结束后,老师对比赛结果进行点评,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
五、巩固提高
1.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3.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六、拓展延伸
1.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耐久跑融入日常生活,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老师进行总结:坚持每天进行耐久跑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助于身体健康。
七、课堂小结
1.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耐久跑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老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八、布置作业
1.学生课后进行耐久跑练习,每天至少30分钟。
2.学生记录自己的锻炼情况和感受,下节课分享。
九、课后反思
1.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
2.老师针对不足之处,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技术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包括正确的跑步姿势、呼吸节奏和步伐频率。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够逐渐调整自己的动作,使得跑步姿势更加标准,呼吸更加均匀,步伐更加协调。
2.耐力提升:耐久跑训练使学生经历了从短距离到长距离的逐步增加,学生的耐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在课后自我监测的记录中,可以看到自己的跑步距离和时间的明显进步。
3.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在长时间的耐久跑训练中,学会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疲劳和困难。这种心理素质的提升,不仅体现在体育活动中,也会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4.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练习和比赛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社交技能和未来职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5.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在课后坚持进行耐久跑锻炼,表现出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确保锻炼与学习、生活的平衡。
6.健康意识提高:通过学习耐久跑,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以促进整体健康。
7.运动兴趣激发:学生在参与耐久跑练习和比赛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运动的乐趣,这激发了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