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FANUC 0I MATE-TD数控系统基本配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一:FANUC 0i Mate数控系统结构与连接
学习目标:
了解FANUC数控系统的发展
正确认识FANUC 0i Mate数控系统的构成
认识FANUC数控系统的硬件连接接口定义
二、实训设备:
亚龙CNC fmate-td数控机床智能实训考核设备
三、知识准备:
1、产品发展历史
FANUC公司是全球最大、最著名的CNC生产厂家,其产品以高可靠性著称,其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FANUC公司的主要产品生产与开发情况:
1956年,开发日本第1台点位控制的NC
1959年,开发日本第1台连续控制的NC
1960年,开发了日本第1台开环步进电机直接驱动的NC
1966年,采用集成电路的NC开发成功
1968年,全世界首台计算机群控数控系统(DNC)开发成功。
1977年,开发了第一代闭环控制的CNC系列产品FANUC5/7与直流伺服电机
1979年,开发了第二代闭环数控系统系列产品FANUC6系统
1982年,开发了第二代闭环功能精简型数控系统FANUC3系统与交流伺服电机。
1984年,开发了第三代闭环数控系统FANUC10/11/12,采用了光缆通讯技术。
1985年,开发了第三代闭环功能精简型数控系统FANUC 0系统。
1987年,开发了FANUC15系列的CNC
1995-1998年,开始在CNC中应用IT网络与总线技术
2000年,开发了FANUC 0i MODEL A数控系统
2002年,开发了FANUC 0i MODEL B数控系统
2003-2005年,相继开发了FANUC 30i/31i/32i系统与FANUC 0i MODEL C数控系统
2008年,在中国市场推出FANUC 0i MODEL D数控系统
2、控制单元结构
正面
LCD存储卡接口
LCD
存储卡接口
软键
反面
图 FANUC 0i D/0i mate D系统接口图
系统各端子的功能如表1-2-1:
端 口 号
用 途
COP10A
伺服FSSB总线接口,此口为光缆口
CD38A
以太网接口
CA122
系统软键信号接口
JA2
系统MDI键盘接口
JD36A/JD36B
RS-232-C串行接口1/2
JA40
模拟主轴信号接口/高速跳转信号接口
JD51A
I/O link总线接口
JA41
串行主轴接口(到驱动器JA7B)/ 主轴独立编码器接口(模拟主轴)
CP1
系统电源输入(DC24V)
3、FANUC伺服控制单元及FSSB总线
(1)、FANUC伺服系统的构成
如果说CNC控制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大脑和中枢,那么伺服和主轴驱动就是数控机床的四肢,他们是大脑的执行机构。
FANUC驱动部分从硬件结构上分,主要有下面四个组成部分:
(a)轴卡---就是我们在介绍系统接口时,接光缆的那块PCB板,在现今的全数字伺服控制中,都已经将伺服控制的调节方式、数学模型甚至脉宽调制以软件的形式融入系统软件中,而硬件支撑采用专用的CPU或DSP等,这些部件最终集成在轴控制卡。轴卡的主要作用是速度控制与位置控制。如图
图 轴卡
(b)放大器---接收轴卡(通过光缆)输入的光信号转换为脉宽调制信号,经过前级发达驱动IGBT模块输出电机电流。如图1-2-3
图1-2-3 放大器
(c)电机---伺服电机或主轴电机,放大器输出的驱动电流产生旋转磁场,驱动转子旋转。如图1-2-4
图1-2-3 伺服电机
(d)反馈装置---由电机轴直连的脉冲编码器作为半闭环反馈装置。FANUC早期的产品使用旋转变压器做半闭环位置反馈,测速发电机作为速度反馈,但今天这种结构已经被淘汰。如图1-2-5。
图1-2-5 伺服电机编码器
(1)-- (4)的相互关系是:轴卡(1)接口COP10A输出脉宽调制指令,并通过FSSB(Fanuc Serial Servo Bus发那科串行伺服总线)光缆与伺服放大器(2)接口COP10B相连,伺服放大器整形放大后,通过动力线输出驱动电流到伺服电机(3),电机转动后,同轴的编码器(4)将速度反馈和位置反馈到FSSB总线上,最终回到轴卡上进行处理。见图1-2-6
图1-2-6 FFSB连接示意图
(2)、FANUC伺服放大器与接口的含义
放大器外形
αi (PSM-SPM-SVM3)
SV20 型 (βi 2,4,8 电机用) 变频主轴——数控车用的就是这种
(a)αi系列伺服的连接
αi系列伺服由PSM(电源模块)、SPM(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