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说一说图形的特征,提升学生的直观观察能力。
2.通过操作和交流等活动,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相互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并能用语言描述。
3.通过练习操作等活动,进一步掌握知识目标,发展空间观念和提升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出课题。
1.谈话: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平面图形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你能找到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请你指一指?
预设:课桌的面是长方形,讲台的面是长方形,黑板的面是长方形,魔方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总结:是啊,长方形和正方形就在我们身边物体的面上。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能激活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已有认识;另一方面,则能使学生体会平面图形一现实空间的联系,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意义。】
二、观察验证特征
1.谈话:老师把这两种平面图形请到黑板面上。
请小朋友观察他们,你觉得他们会有什么特点。引导到角和边上。
预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有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板书:猜想。揭示对边的概念。
2.谈话: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直观感受到他们的特点,是不是这样呢,还需要验证。
【设计意图: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想象,在验证之前让学生进行猜想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的去验证,在交流中体会不是百分百确定的事情需要验证。】
3.谈话:四人小组合作,可以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纸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来验证他们的特点。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尤其是用折来验证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从角和边方面指名交流,补充质疑,提倡方法的多样化,对有创新的小组进行表扬,尤其是通过折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说一说为什么简便。
三、比较特征,发现区别与联系
谈话:观察他们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预设:他们都有四个直角,长方形是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正方形是每条边都相等。
引导学生发现他们的边方面的不同,揭示长方形的长、宽及正方形的边长等概念。
“我说清楚了吗?”在练习环节引导学生说清楚。举例:通过学习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谈话:想玩闯关游戏吗?
第一关:画一画,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说一说画的图形的大小?
问:这里的1cm表示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明白是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在说图形大小时引导学生说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以及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第二关:围一围,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说你是怎么围?
引导学生说清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占几格,正方形的边长占几格。
追问:怎么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
引导学生说出只要邻边也相等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也有助于学生在操作中把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 1 2 后1页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一 开篇碎语
这篇育儿经验点滴,是应几位同事朋友的要求所作的,他们认为我在育儿方面有点成绩,希望我写点经验和感悟,供他们参考借鉴。我认为也可作笑料。
其实,我十分愿意把我的育儿经验告诉别人,因为我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也经常与别人谈起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谈起自己教育孩子所走过的路。我在这里不是想夸耀我女儿最终考上了北大,而是想表明:通过一定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品行更好,素养更高的人。这也是别人对我培养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我引以为骄傲的地方。
但我也发现,我并不比别人高明,有很多同事朋友的教育方法或许更好。毕竟他们大多是文化人,学士、硕士、博士,一个赛一个。更何况像样的育儿经,哪里找不到几十上百。所以我想说,我所写的,只是用我走过的路来证明各位同事朋友您现在做法的正确性,以增强您按现代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继续做下去的信心,更大胆地走自己的路。
另外,我非常同意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但每个孩子各有特点,教育还得因材施教。狼爸有狼爸的狼招儿,虎妈有虎妈的虎法;据说朗朗学钢琴成功,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合力的结果;我教育孩子又有我教育的特点。当然,育儿还是有大道理可循的,即教育规律。如果违背教育规律去育儿,本末倒置,可能会适得其反。我现在比较自豪的,是我孩子品学兼优,没有怪脾气,没有让人讨厌的个性,受到相处过的各类人士的欢迎,真正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这些年我较忧心的,是现在整个教育空气过于浮躁。有人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