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案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022年-2023年.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2年-2023年最新
第四章 小学生自我意识问题案例分析
一、请对六年级小学生小王的案例进行分析
1、家庭背景
小王,男,六年级的学生。父亲管得非常严厉,简单粗暴,缺少与孩子交流,母亲能注意孩子
想法,尊重孩子,孩子对父亲不敢说话。
2、平时表现
王某入小学后,不适应学校的规章制度的约束,纪律差。同学之间的互不相让更是让他无法接
受。他想当干部,因表现不好,未能如愿;他自尊心强,又好表现,可因人际关系差,没人听他的指
挥。故老师、 同学也常向家长反映, 家长的批评也逐渐增多, 事事不顺心, 引起他对老师与同学不满,
也对家长不满,滋长了报复心理和攻击性行为,经常无理取闹,惹事生非,甚至有时还暴跳如雷。王
某聪明,脑子灵活,也想进步。有时上课较专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积极大胆地发言,好表现自
己,总希望能在大家面前露一手,得到夸奖,因为管不住自己,常常在课堂上做小动作,得不到老师
和同学的信任,反过来又挫伤了自尊心。
3、具体事例
(1)喜欢管闲事,喜欢惹人家,因而大家都不喜欢他。他也经常受到众人嘲笑,感到自尊心受
到损害,就喋喋不休地骂骂同学,一旦家长批评,就发脾气,对家长提出要求总是讨价还价讲条件。
(2 )一次课间,他又去戏弄别的的同学,同学把这事告诉老师,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
他,他马上情绪激动, 暴跳如雷, 大嚷嚷起来, 还冲着老师同学骂骂咧咧, 直到老师让全班同学评理,
他渐渐冷静下来。事后,老师把这事告诉他家长时,他还要在一旁争辩。
(3 )王某经常下课大玩特玩,到了上课时间却要求去小便。进教室后不能认真听课,吵得大家
不能上课。
4、请进行心理探因
首先,是家庭方面的因素。父亲的严厉与母亲的温顺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使
他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和自由散漫的个性。其次,不良的行为习惯。王某进入小学后,因为不
适应学校生活, 自律性差, 多次违反学校规章制度, 因性格原因与同学们不能友好相处, 人际关系差,
且多次遭受同学辱骂和老师批评,因而产生了逆反心理,并形成了心理障碍。再次,一方面他性格容
易冲动好逞强,自尊心强,且自身自控能力差,易暴躁动怒。另一方面他思维偏激,心胸狭隘,不能
正视自己的缺点,却总认为是别人和他过不去,对老师、同学与家长的批评极为反感,敏感多疑,自
尊又自卑。
5、提出矫正措施
1
2022年-2023年最新
(1 )密切联系家长 , 互相了解家校情况:要经常与家长交联络交谈,必要时可以家访,让家长
及时了解王某在学校的表现, 与家长共同商定教育策略。 其次也要提醒家长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
响,让家长能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2 )讲究辅导方式,调整教育措施:用尊重、平等、商讨问题的方式与其沟通。并逐步培养他
有话好好说,心平气和地与他人交流的习惯。
(3)全面认识了解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消除孩子的自尊自卑的心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
长处和优势,并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这也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全面分析
王某的优缺点,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多给他一些机会参加集体竞赛活动,满足他的自尊需求。
(4 ) 帮助其指定完整的改正计划,并督促其努力完成。依据分析王某的心理及其行为,根据心
理学和教育学等知识,帮助其指定一套完整的方案。在其改变过程中,可以使用心理学上的阳性强化
法,如有进步,马上给予表扬,推动他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
二、请对小学生个性问题(自卑)的案例进行分析
小锐是内向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不敢举手发言,与同学、教师交往时总是怯生生的,参加活
动也不积极。 教师问他为什么, 他想了半天, 终于小声说: “ 我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 别人都比我好。 ”
请进行心理分析:
自卑 , 现代汉语辞典解释为 : 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