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数学及复习方法与规划.ppt
感谢各位同学光临捧场!;考研数学及复习规划与方法;考虑到在座的大局部为2010级同学,可能还有少量2011级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对考研数学不甚了解,所以我首先简要介绍考研数学的根本情况以及考研数学题目的特点;然后根据自己对考研数学的理解,谈谈考研数学的复习规划与方法;最后介绍一下筹建中的启航安理考研面授辅导班及其特点。;一、考研数学简介;数学是局部理科、所有工科和经管类专业考研必考科目。考研数学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根据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各学科、专业对硕士研究生入学所应具备数学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要求,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数学试卷分为3种,其中针对工学门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针对经
-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六章 6.3.2 频数直方图.ppt
学习目标新知导入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知识讲解典例精讲课堂小结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频数直方图1.能通过实际问题说出频数直方图的概念和特点;能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能作出频数直方图,体会数据能帮助我们做出合理决策;在从频数直方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积累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产生新认识的数学活动经验。2.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情境导入复习导入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和若干长方形组成。两条数轴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项目,长方形的高表示其中一个项目的数据。(2)条
-
考研高等数学的复习.ppt
高等数学复习方法1
一、根本情况1.考试内容与试卷结构数学一(力学、机械、电气、信息、计算机等)(1)高等数学56%(2)线性代数22%(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数学二(化工、生物、环工等)(1)高等数学78%(2)线性代数22%数学三(经济学、管理学门类等)(1)微积分56%(2)线性代数22%(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2
试卷结构(1)总分及考试时间:总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2)试题比例:填空题与选择题约37%解答题(包括证明题)约63%3
二、考研试题的特点及对策1.面广、量大〔23题〕2.客观题比例大〔56分〕1)填空题〔6个,24分〕考查根本概念、根本运算2)选择题〔8个
-
数与代数课程标准解读.pptx
数与代数课程标准解读日期:
目录CATALOGUE数与代数领域概述数与代数的内容结构化整合数与代数的核心素养培养数与代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数与代数的学段内容变化数与代数的评价与反馈
数与代数领域概述01
数与代数的定义与重要性数与代数是数学的基础数与代数是数学学科最为基础的部分,涵盖了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运算。代数思维的重要性数与代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代数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数与代数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计算、数据处理、逻辑推理等。123
数与代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位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核心
-
多产线排产和多能工指派的综合优化——以A公司为例.docx
多产线排产和多能工指派的综合优化——以A公司为例
一、引言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生产过程中的排产和多能工指派问题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多产线排产和多能工指派的综合优化,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本文以A公司为例,探讨多产线排产和多能工指派的综合优化问题,分析其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二、A公司现状及问题
A公司是一家制造型企业,拥有多条产线和多类技能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排产和多能工指派存在以下问题:
1.排产问题:由于产线众多,各产线生产能力和需求差异较大,导致排产困难,容易出现产能过剩或不足的情况。
2.多能工指
-
高数二章7综合训练.pptx
11-12025/6/11
11-22025/6/11
11-32025/6/11
11-42025/6/11
11-52025/6/11
11-62025/6/11
11-72025/6/11
11-82025/6/11
11-92025/6/11非零常数
11-102025/6/11
11-112025/6/11
-
2022考研数学三真题.pdf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三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下列每题给出4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是
复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0
1.当时,,是非零无穷小量,给出以下四个命题,其中所有正确的序号是()
22
①若~,则~
22
②若~,则~
③若~,则−=
④若−=,则~
(A)①②(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1
2.已知=−=1,2,⋯,则()
(A)有最大值,有最小值(B)有最大值,没有最小值
(C)没有最大值,有最小值(D)没有最大值,没有最小值
参考答案:(A)
3.设函数连续,令
-
2022考研数学一真题.pdf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一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下列每题给出4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是
复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1.设lim=1,则()
1
(A)1=0(B)lim=0(C)1=1(D)lim=1
11
参考答案:(B)
−
=+=lnln
2.设函数,其中可导,若,则()
11
(A)1=,1=0(B)1=0,1=
22
1
(C)1=,1=1(D)1=0,1=1
2
参考答案:(B)
−≤≤
3.已知数列,其中,则()
22
(A)当limcossin存在时,lim存在
∞∞
(B)当limsinc
-
教育评估体系的完善措施.docx
教育评估体系的完善措施
教育评估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估体系需要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现状,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教育机构、不同学段和多元评价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改进措施。以下从目标设定、制度建设、技术应用、评价标准、师资培训、数据管理与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
明确教育评估体系的目标和实施范围
教育评估体系应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创新为核心目标。评估应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教育机构,确保其广泛性与代表性。评估的范围还应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学生发展、师资水平、基础设施、管理
-
训练34 随机事件与概率.docx
训练34随机事件与概率[分值:6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2024·桂林模拟)甲、乙两人各进行1次射击,如果两人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0.8和0.4,则其中恰有1人击中目标的概率是()
A.0.32 B.0.56 C.0.44 D.0.68
答案B
解析恰好有1人击中,表示甲击中乙没有击中或甲没有击中乙击中,这两个是互斥事件,
根据相互独立事件和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可得
P=0.8×0.6+0.2×0.4=0.56.
2.为了强化安全意识,某校拟在周一至周五的5天中随机选择2天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则选择的2天恰好是连续2天的概率是()
A.25 B.35 C.310
答案
-
双曲线标准方程教学设计.pptx
双曲线标准方程教学设计演讲人:日期:
目录02知识回顾与引入01教学目标分析03双曲线标准方程推导04方程形式与图形特征05典型例题解析06课堂练习与总结
01PART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双曲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了解双曲线与直线(特别是渐近线)的交点、切线等位置关系,并能进行相关计算。03能准确根据给定条件(如顶点坐标、离心率等)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并运用方程解决相关问题。02熟练运用双曲线标准方程理解双曲线的基本性质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图形特征及其几何性质(如顶点、对称轴、离心率等)。01
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将双曲线的性质与具体问题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
-
第五章 §5.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docx
§5.1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课标要求1.理解平面向量的意义、几何表示及向量相等的含义.2.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及向量共线的含义.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1.向量的有关概念
名称
定义
备注
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平面向量是自由向量
长度(模)
向量的大小
记作|a|或|AB|
零向量
长度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
记作0
单位向量
长度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
与非零向量a共线的单位向量为±a
平行向量
(共线向量)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
0与任意向量平行(或共线)
相等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两向量不能比较大小
相反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
-
2025年教育大数据在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中的应用与挑战研究.docx
2025年教育大数据在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中的应用与挑战研究模板范文
一、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1.1.1教育大数据的兴起
1.1.2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性
1.1.3项目实施的意义
1.2项目目标
1.2.1技术研究
1.2.2监测体系构建
1.2.3数据利用价值提升
1.2.4应用模式探索
1.2.5研究团队培养
1.3项目实施计划
1.3.1项目启动
1.3.2数据采集与分析
1.3.3监测体系构建
1.3.4应用模式探索
1.3.5项目评估与总结
二、教育大数据在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中的应用现状
2.1应用领域
2.1.1学生学习行为分析
2.1.2教师教学效果评估
2.1.3教育资源优化配
-
大数据在教育培训行业精准营销中的应用报告.docx
大数据在教育培训行业精准营销中的应用报告范文参考
一、大数据在教育培训行业精准营销中的应用报告
1.1大数据背景
1.2精准营销优势
1.3应用场景
二、大数据在教育培训行业精准营销的技术实现
2.1数据采集与整合
2.1.1学生信息采集
2.1.2学习行为数据采集
2.1.3教师教学数据采集
2.1.4市场调研数据采集
2.2数据存储与处理
2.2.1关系型数据库
2.2.2NoSQL数据库
2.2.3分布式存储系统
2.3数据分析与挖掘
2.3.1用户画像
2.3.2市场趋势分析
2.3.3个性化推荐
2.3.4教学质量评估
2.4数据应用与优化
三、大
-
第五章 §5.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docx
§5.1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课标要求1.理解平面向量的意义、几何表示及向量相等的含义.2.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及向量共线的含义.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1.向量的有关概念
名称
定义
备注
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平面向量是自由向量
长度(模)
向量的大小
记作|a|或|AB|
零向量
长度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
记作0
单位向量
长度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
与非零向量a共线的单位向量为±a
平行向量
(共线向量)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
0与任意向量平行(或共线)
相等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两向量不能比较大小
相反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
-
第五章 §5.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docx
§5.1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课标要求1.理解平面向量的意义、几何表示及向量相等的含义.2.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及向量共线的含义.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1.向量的有关概念
名称
定义
备注
向量
既有又有的量?
平面向量是自由向量
长度(模)
向量的?
记作|a|或|AB|
零向量
长度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
记作0
单位向量
长度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
与非零向量a共线的单位向量为±a
平行向量(共线向量)
方向或的非零向量
0与任意向量平行(或共线)
相等向量
长度且方向的向量
两向量不能比较大小
相反向量
长度且方向的向量
0的相反向量为0
2
-
第五章 §5.4 平面向量中的综合问题.docx
§5.4平面向量中的综合问题
重点解读平面向量中的范围、最值问题是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此类问题综合性强,体现了知识的交汇组合.其基本题型是根据已知条件求某个变量的范围、最值,比如向量的模、数量积、向量夹角、系数的范围等.
题型一平面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例1(1)设P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若AB·(CB+CA)=2AB·CP,且AB2=AC2-2BC·AP,则点P是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答案A
解析由AB·(CB+CA)=2AB·
得AB·(CB+CA-2CP)=
即AB·[(CB-CP)+(CA-CP
所以AB·(PB+PA)=
设D为AB的中点,则AB·2PD=0
-
平面向量小题综合-2024年高考数学冲刺复习.pdf
专题03平面向量小题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秋•天津北辰•高三校考期末)平面向量d与匕的夹角为若。=2,0),忖=1,则卜+2.=)
A.6B.273C.4D.12
【答案】B
【分析】确定同=2,计算,+2b『+442+4/=12,得到答案.
【详解】5=
-
第五章 §5.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docx
§5.1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课标要求1.理解平面向量的意义、几何表示及向量相等的含义.2.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及向量共线的含义.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1.向量的有关概念
名称
定义
备注
向量
既有又有的量?
平面向量是自由向量
长度(模)
向量的?
记作|a|或|AB|
零向量
长度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
记作0
单位向量
长度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
与非零向量a共线的单位向量为±a
平行向量(共线向量)
方向或的非零向量
0与任意向量平行(或共线)
相等向量
长度且方向的向量
两向量不能比较大小
相反向量
长度且方向的向量
0的相反向量为0
2
-
《数学公式推导:线性方程组求解技巧》.doc
《数学公式推导:线性方程组求解技巧》
一、教案取材出处
本次教案内容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资源:
《线性代数》教材,特别是关于线性方程组的章节;
教育类网站“中国教育在线”上的《线性方程组求解技巧》教学案例。
二、教案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及分类;
培养学生运用线性方程组求解实际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等方法,对线性方程组求解技巧进行推导和验证;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章节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线性方程组的概念
理解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解集等基本概念;掌握线性方程组的分类。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方程组问题,理解方程组解集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