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毒灭菌定稿.ppt
消毒灭菌定稿;内容提要:
一、物品清洗
二、消毒灭菌措施
1.物理法
2.化学法
;一、清洗
;1.常用玻璃器皿清洗
浸泡刷洗浸酸
冲洗烘干(晾干)
;(1)浸泡
首次使用和培养使用后旳玻璃器皿均需先用清水浸泡,以使附着物软化或被溶液掉。
新玻璃器皿表面带有大量旳干固旳灰尘及对细胞有害旳物质等。新瓶先用自来水简朴刷洗,再用5%稀盐酸液浸泡过夜,以中和碱性物质。
再次使用旳玻璃器皿则常附有大量蛋白质,干固后不易洗掉,故用后要立即完全浸入水中。
;(2)刷洗;(3)浸酸(关键);清洁液旳配制;(4)冲洗:;2.胶塞、盖子等旳清洗;3、塑料制品旳清洗;二、消毒灭菌
;擦拭法;1.物理消毒灭菌法:;干
-
病毒核酸测试题.doc
病毒核酸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病毒核酸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蛋白质B.多糖C.核苷酸D.脂肪
2.病毒核酸类型不包括()
A.DNAB.RNAC.蛋白质D.单链RNA
3.新冠病毒的核酸是()
A.双链DNAB.单链DNAC.双链RNAD.单链RNA
4.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常用技术是()
A.免疫荧光B.核酸测序C.酶联免疫D.凝集试验
5.病毒核酸提取过程中,常用的裂解液成分不包括()
A.蛋白酶KB.乙醇C.去污剂D.缓冲液
6.病毒核酸的功能不包括()
A.携带遗传信息B.参与病毒装配C.提供能量D.指导病毒蛋白合成
7.以下哪种病毒核酸为双链DNA()
-
《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价》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价》教学研究课题报告
目录
一、《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价》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二、《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价》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三、《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价》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四、《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价》教学研究论文
《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价》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变异株的不断出现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作为一名研究者,我深感肩上的
-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抗体水平与病毒感染后免疫调节治疗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抗体水平与病毒感染后免疫调节治疗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
目录
一、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抗体水平与病毒感染后免疫调节治疗策略研究》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二、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抗体水平与病毒感染后免疫调节治疗策略研究》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三、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抗体水平与病毒感染后免疫调节治疗策略研究》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四、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抗体水平与病毒感染后免疫调节治疗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论文
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抗体水平与病毒感染后免疫调节治疗策略研究》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与意义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抗体水平与病毒感染后免疫治疗长期效果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抗体水平与病毒感染后免疫治疗长期效果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
目录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抗体水平与病毒感染后免疫治疗长期效果研究》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抗体水平与病毒感染后免疫治疗长期效果研究》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抗体水平与病毒感染后免疫治疗长期效果研究》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抗体水平与病毒感染后免疫治疗长期效果研究》教学研究论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抗体水平与病毒感染后免疫治疗长期效果研究》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席卷全球,
-
dengue virus type 3 vector plete sequence登革热病毒型载体元素序列.pdf
Denguevirustype3vectorp3,completesequence
GenBank:AY656169.1
FASTAGraphics
LOCUSAY65616915176bpcircularSYN14-JAN-2005
DEFINITIONDenguevirustype3vectorp3,completesequ
-
五味子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研究.docx
五味子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录
内容概括................................................2
1.1研究背景与意义.........................................2
1.1.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现状...............................3
1.1.2抗菌药物研发趋势.....................................4
1.1.3中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6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
以IBDV为模型探索dsRNA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机制与应用.docx
以IBDV为模型探索dsRNA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机制与应用
一、绪论
1.1dsRNA病毒概述
双链RNA(dsRNA)病毒,是一类独特的病毒,其遗传物质由互补的双链RNA构成,这一特征使其在病毒分类中占据特殊地位。从结构上看,dsRNA病毒具有一些显著特点。其基因组通常由10-12个节段的双链RNA分子组成,这种多节段的基因组结构为病毒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提供了基础。例如,不同节段可以独立发生突变、重组,从而产生新的病毒株。同时,dsRNA病毒具有双层衣壳结构,且无包膜。双层衣壳为病毒提供了额外的保护,使其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稳定存在,增强了病毒的生存能力。
d
-
病毒的遗传分析 .ppt
第1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噬菌体的繁殖和突变型一噬菌体的繁殖(一)烈性噬菌体的感染周期(二)温和性噬菌体的感染周期1溶源周期:原噬菌体:溶源性细菌:溶源性细菌的特点:2裂解周期:溶源性细菌?自发或经诱发?裂解细菌↓释放子噬菌体。第2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噬菌体的突变型(一)快速溶菌突变型(r)(二)宿主范围突变型(h)(三)条件致死突变型1温度敏感突变型2抑制因子敏感突变(sus)噬菌体细菌正常基因sus+su-突变基因sussu+第5页,共36页,星期日
-
2025年河南省嵩岳集团郑州印染厂职工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PAGE
PAGE1
2025年河南省嵩岳集团郑州印染厂职工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毕业院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对于肺心病患者应该使用大剂量利尿剂治疗
B、肺心病患者利尿常采用小剂量、间断、联合使用的原则
C、在感染未控制情况下可放心使用强心药
D、对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给予高浓度吸氧
答案:B
解析: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即可得到改善,对治疗无效或心力衰竭严重的患者可适当使用利尿
-
2025年河南省嵩岳集团郑州印染厂职工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PAGE
PAGE1
2025年河南省嵩岳集团郑州印染厂职工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毕业院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患者女性,57岁,因“咳嗽、胸闷半月余,加重2天”入院。胸部CT示:右上肺叶外周带占位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多,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胸水细胞学可见腺癌细胞。头颅MRI、腹部B超、骨ECT均未发现异常。患者的诊断与分期属于()。
A、右肺腺癌cT4N2M0,ⅢA期
B、右肺腺癌cT4N1M0,ⅢA期
C、右肺腺癌cT3N2M0,ⅢB期
D、右肺腺癌cT3
-
乙肝两对半与乙肝DNA定量检测结果差异原因.docx
乙肝两对半与乙肝DNA定量检测结果差异原因
1.乙肝两对半检测临床意义2.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分析3.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HBVDNA定量检测可反映病毒复制水平,主要用于慢性HBV感染的诊断、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及抗病毒疗效的判断。
3.1判断传染性的高低
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HBVDNA水平,即病毒水平,可反映病毒复制是否活跃。HBVDNA的检测值可以IU/mL或拷贝/mL表示,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1IU相当于5~6拷贝。若在检查中发现HBsAg阳性,可检查HBVDNA以确定传染性的高低。HBeAg阳性者传染性强,易发生传播。无条件行定量检测HBVDNA时,如HBeAg阳性
-
医学寄生虫学课件.pptx
医学寄生虫学课件;CONTENTS;医学寄生虫学定义;学科概述;寄生虫与宿主关系;寄生虫分类;按寄生部位分类;按生命周期分类;按形态特征分类;按病原性分类;寄生虫传播途径;直接传播;;垂直传播;;寄生虫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分析;实验室检测技术;影像学检查;分子生物学诊断;寄生虫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原则;常用抗寄生虫药物;治疗方案选择;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寄生虫预防措施;个人卫生防护;;食品安全控制;谢谢
-
图解细菌、真菌和病毒区别.pptx
添加文档副标题
临床路径培训课件
汇报人:
目录
01.
临床路径的定义
02.
临床路径的重要性
03.
临床路径的实施步骤
04.
临床路径的培训方法
05.
临床路径的案例分析
01
临床路径的定义
概念阐释
临床路径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最初用于控制医疗成本和提高医疗质量。
临床路径的起源
临床路径的实施涉及多学科团队合作,通过路径图指导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治疗过程。
临床路径的实施
临床路径旨在通过标准化的治疗流程,减少医疗变异,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临床路径的目标
01
02
03
发展历程
临床路径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最初用于控制医疗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
-
新型病毒的传播机制与防控策略-病毒学专家演讲.pptx
新型病毒的传播机制与防控策略
病毒学专家演讲
Presentername
Agenda
个人防护与病毒防控
已知的病毒防控策略
新型病毒的传播途径
介绍
预防新型病毒感染方法
传播机制与防控策略
01.个人防护与病毒防控
新型病毒的传播机制与防控策略
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积极参与病毒防控
关注病毒防控进展
02.已知的病毒防控策略
新型病毒的传播机制与防控策略
疫苗接种
早期筛查
隔离患者
03.新型病毒的传播途径
新型病毒的传播机制与防控策略
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
空气传播
04.介绍
新型病毒的传播机制与防控策略
已知的病毒防控策略
病毒传播途径和机制
新型病毒发现和研究
05.预防新型病毒感
-
急性中毒急救处理.pptx
急性中毒急救处理;目录;01;常见中毒症状识别;;患者生命体征评估;02;脱离毒源与环境控制;基础生命支持措施;紧急解毒剂应用;03;洗胃与毒物清除技术;针对不同毒物选用不同解毒药物,如氰化物中毒选用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疗法,有机磷中毒选用阿托品、解磷定等。;多器官功能监测;04;食物中毒应对策略;药物过量急救方案;;05;;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公众安全教育重点;06;院前急救网络建设;标准化操作流程演练;急救资源快速获取途径;感谢观看
-
艾滋病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策略.pptx
艾滋病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策略演讲人:日期:
目录02流行病学特征01病原学基础03致病机制研究04诊断技术发展05综合治疗方案06防控体系建设
01病原学基础
病毒颗粒形态HIV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为100-120纳米,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心结构核心部分包括RNA基因组、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等关键酶类,以及病毒复制所必需的其他酶类。包膜成分包膜主要由双层脂质构成,嵌有gp120和gp41两种糖蛋白,是病毒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的关键部位。HIV病毒结构特征
吸附与入侵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病毒RNA基因组被逆转录成DNA,随后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成为宿主细胞的一部分。逆转录与整合复制与
-
第二章 病毒的结构.ppt
病毒的核酸的正义与负义在病毒学中常把mRNA的碱基序列作为标准,凡是与此相同的称为“正股(义)核酸”;与此互补的称为“负股(义)核酸”。核酸的结构核酸的一级结构-----四种核苷酸按照一定的方式,数量和排列顺序彼此相连形成的多核苷酸链。核酸的二级结构-----螺旋状结构。核酸的三级结构----麻花状的构型。另外G+C%含量对某种特定病毒来说是一定的,因此现在分子生物诊断技术中采用了G+Cmol%来鉴定病毒。2.病毒核酸的功能遗传信息载体致病作用V感染性核酸:是从V粒子中提取的裸露的核酸,带有V增殖过程中必要的遗传信息。它进入C后就能形成新的V,这种核酸称为感染性核酸。提取只限于一些小型和较小型
-
急性B淋巴细胞病理诊疗要点.pptx
急性B淋巴细胞病理诊疗要点演讲人:日期:
目录CONTENTS01疾病概述02病理机制03诊断方法04治疗方案05预后评估06研究前沿
01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型标准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分型标准是一种起源于骨髓中B细胞前体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以异常增生的原始或幼稚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聚集并抑制正常造血为特征。根据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将B-ALL分为多个亚型,如Ph阳性B-ALL、BCR-ABL1样B-ALL、伴有MLL重排的B-ALL等。
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占比较高,约为75%-80%,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01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
-
白细胞毒性改变研究进展.pptx
白细胞毒性改变研究进展演讲人:日期:
目录CONTENTS01基础概念解析02主要影响因素03检测评估方法04临床表现分析05干预治疗策略06研究前沿方向
01基础概念解析
毒性改变定义与特征毒性改变定义指白细胞在形态、功能或代谢上发生异常,导致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现象。01毒性特征包括细胞膜完整性受损、细胞内酶活性降低、细胞代谢异常、细胞器损伤等。02毒性作用机制毒性物质通过与细胞受体结合、干扰细胞代谢、破坏细胞膜结构等途径,导致白细胞毒性改变。03
白细胞分类及功能关联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根据形态和功能,白细胞可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三大类。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