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络腧穴学十二正经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docx
经络腧穴学十二正经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手太阴肺经起于
A.中焦
B.上焦
C.肺中
D.胸中
答案:A。分析: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再上行穿过横膈膜,入属于肺。
2.手阳明大肠经的终止穴是
A.迎香
B.商阳
C.少商
D.合谷
答案:A。分析: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的商阳穴起始,止于鼻翼旁的迎香穴。
3.足阳明胃经在胸部的腧穴距前正中线
A.0.5寸
B.1寸
C.2寸
D.4寸
答案:C。分析:足阳明胃经在胸部的腧穴如库房、屋翳等距前正中线2寸。
4.足太阴脾经的络穴是
A.公孙
B.太白
C.三阴交
D.地机
答案:A。分析:公孙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能联络脾
-
9月针灸练习题与参考答案解析.docx
9月针灸练习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胃的郄穴是()
A、内庭
B、中脘
C、足三里
D、梁丘
E、解溪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梁丘为胃经的郄穴。中脘是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内庭是胃经的荥穴;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下合穴;解溪是胃经的经穴。
2.治疗热证时宜选用()
A、经穴
B、井穴
C、荥穴
D、输穴
E、合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荥穴主要用于治疗热证。井穴多用于急救等;输穴可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病证等;经穴可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合穴可治疗六腑病等。
3.脾胃虚寒型胃痛取下列哪组穴为最佳
A、中脘胃俞足
-
隔物灸PPT医学课件ppt.pptx
隔物灸医学课件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20XX汇报人:
01隔物灸的介绍02隔物灸的原理03隔物灸的操作方法04隔物灸的临床应用05隔物灸的注意事项目录
隔物灸的介绍章节副标题01
隔物灸定义隔物灸起源于古代中国,是一种通过特定介质隔开皮肤与艾灸的治疗方法。01隔物灸的起源与发展操作时将艾绒置于特定介质上,再将介质置于穴位上进行温灸,以达到治疗效果。02隔物灸的操作方法隔物灸适用于多种疾病,如风湿痛、消化不良等,具有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的作用。03隔物灸的适应症
隔物灸历史随着医学的发展,隔物灸技术不断改进,形成了多种流派和操作方法。隔物灸的发展隔物灸起源于古代中国,是传统中医外治法之一,已有数千年历
-
刮痧基础知识ppt课件.pptx
汇报人:
刮痧基础知识
目录
01
刮痧的定义
02
刮痧的历史
03
刮痧的作用原理
04
刮痧的操作方法
05
刮痧的注意事项
刮痧的定义
01
刮痧概念
刮痧疗法起源于古代中国,是一种通过刮拭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和调节身体机能的传统疗法。
刮痧的历史起源
操作时使用刮痧板在皮肤表面进行刮拭,根据不同的力度和手法,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
刮痧的操作方法
刮痧基于中医经络学说,认为通过刮拭特定穴位和经络,可以疏通气血,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刮痧的理论基础
01
02
03
刮痧的起源
基于中医经络学说,刮痧被认为能够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传统中医理论
刮痧起源
-
刮痧PPT课件_原创精品文档.pptx
刮痧PPT课件汇报人:
目录01刮痧的基本概念02刮痧的操作方法03刮痧的适用人群04刮痧的注意事项05刮痧的案例分析
刮痧的基本概念01
刮痧的定义刮痧起源于古代中国,是一种通过刮拭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和调节身体机能的传统疗法。刮痧的历史渊源操作时需涂抹刮痧油,使用刮板在身体特定部位进行刮拭,以产生红紫色的痧痕为标志。刮痧的操作方法刮痧通过刮板在皮肤表面施加压力,刺激经络,以达到活血化瘀、缓解肌肉紧张的效果。刮痧的治疗原理010203
刮痧的历史起源古代医疗实践刮痧起源于古代中国,最初作为民间医疗手段,用于缓解肌肉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现代刮痧的推广20世纪末,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刮痧作为一种自然
-
针灸辅助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人工受精的疗效及机制探究.docx
针灸辅助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人工受精的疗效及机制探究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ology,ART)已成为治疗不孕不育症的重要手段。自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以来,ART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众多不孕不育家庭带来了希望。目前,ART主要包括人工授精(ArtificialInsemination,AI)、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及其衍生技术,如
-
针药复合麻醉: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防护新策略.docx
针药复合麻醉: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防护新策略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显著上升趋势。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5.37亿,而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更是高达1.41亿,发病率达12.8%,这意味着每10个人中就约有1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会引发如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多种慢性并发症,还会对患者的手术治疗和预后产生重大影响。
当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时,围术期的风险显著增加,其中围术期心肌损伤是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
-
拔罐疗法PPT培训课件.pptx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拔罐疗法PPT培训课件汇报人:
目录01拔罐疗法简介02拔罐疗法的历史03拔罐操作方法04拔罐适应症05拔罐禁忌症06拔罐注意事项
拔罐疗法简介PARTONE
拔罐疗法定义01拔罐疗法起源于古代,是一种通过在皮肤上造成局部真空吸引,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传统医疗方法。02拔罐通过在特定穴位或疼痛区域形成负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从而达到缓解疼痛和治疗疾病的效果。拔罐疗法的起源拔罐疗法的原理
拔罐疗法的起源与发展拔罐疗法起源于古埃及和中国,最初用于治疗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古代起源20世纪以来,拔罐疗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被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现代医学融合在中世纪,拔罐疗
-
拔罐疗法简介ppt课件.pptx
拔罐疗法简介,aclicktounlimitedpossibilities汇报人:
目录拔罐疗法的现代研究06拔罐疗法的禁忌症05拔罐疗法的适应症04拔罐操作方法03拔罐疗法的历史02拔罐疗法的定义01
拔罐疗法的定义Clickheretoaddachaptertitle01
拔罐疗法概念拔罐疗法起源于古代,是一种通过在皮肤上造成局部真空负压,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传统医疗方法。拔罐疗法的起源01拔罐通过吸拔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节气血,从而缓解肌肉疼痛、改善身体机能。拔罐疗法的原理02
拔罐疗法的起源拔罐疗法起源于古代,最初用于治疗风湿和肌肉疼痛,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古代医疗实践在民间,拔
-
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pptx
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演讲人:XXX
日期:
1
2
3
拔罐操作技术规范
传统中医疗法应用
疾病基础认知
目录
4
5
6
风险控制与禁忌提示
联合治疗方案设计
临床疗效评估体系
目录
01
疾病基础认知
椎间盘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逐渐失去水分,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
损伤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退变程度。
腰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腰椎间盘在成人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
腰椎间盘突出病理机制
典型临床表现分类
6px
6px
6px
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表现为下腰部的感应痛或放射痛。
腰痛
中央型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可出现会阴部麻木、排便排尿无力等症状
-
拔罐治疗肩周炎.pptx
拔罐治疗肩周炎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1疾病认知基础02拔罐疗法原理03治疗实施规范04操作技术要点05疗效评估体系06安全注意事项
01疾病认知基础
肩周炎定义与分期01肩周炎定义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02分期肩周炎一般可分为疼痛期、僵硬期和缓解期三个阶段。疼痛期主要表现为疼痛,僵硬期主要表现为关节僵硬,缓解期则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病因病理分析肩周炎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肩部软组织退行性变、慢性劳损、外伤、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病因肩周炎的病理变化主要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表现为肩关节囊的粘连、增
-
拔罐治疗肩周炎治疗原则.pptx
拔罐治疗肩周炎治疗原则;目录;01;肩周炎病理特征;拔罐疗法作用机制;中医认为肩周炎是由于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畅、经络阻塞所致,拔罐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排毒,从而达到治疗肩周炎的目的。;02;;患者体质分级评估;禁忌症排查要点;03;穴位选择与定位原则;负压强度控制标准;留罐时间与疗程设计;04;散寒祛湿主导策略;活血通络动态调整;;05;疼痛缓解量化标准;根据关节活动范围,将关节活动度分为正常、轻度受限、中度受限、重度受限等类别,并进行分类评估。;复发率追踪记录方法;06;日常护理禁忌指导;居家康复锻炼示范;长期随访计划制定;THANKS
-
拔罐治疗技术应用详解.pptx
拔罐治疗技术应用详解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技术原理概述
02
标准操作流程
03
临床应用方向
04
安全注意事项
05
技术改良发展
06
疗效评估体系
01
技术原理概述
传统医学理论基础
拔罐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运行,达到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
经络学说
拔罐作用于相应脏腑的俞穴,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来治疗疾病。
脏腑理论
拔罐可以调和阴阳平衡,治疗因阴阳失调而导致的各种疾病。
阴阳五行
物理作用机制分析
调节作用
拔罐能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03
拔罐过程中,罐内温度逐渐升高,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
-
拔罐治疗疾病.pptx
拔罐治疗疾病;目录;01;传统拔罐定义与分类;历史发展与现代应用;治疗机制与核心特点;02;中医经络学说关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机制;免疫调节与镇痛效应;03;;专科领域应用(康复科/运动医学);禁忌人群与禁忌部位;04;器具准备与消毒规范;手法选择;起罐后处理步骤;05;操作环境与患者评估;异常反应应急处理;疗程间隔与效果追踪;06;典型病例治疗过程;疗效数据统计分析;技术优化研究方向;THANKS
-
针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系统评价与临床研究新探.docx
针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系统评价与临床研究新探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已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CFS是一种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疲劳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多种非特异性症状的症候群。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首次正式命名了这一病症,并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此后,相关标准在1994年得到进一步修订完善,使得对CFS的诊断更为准确和规范。
CFS的症状复杂多样,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其核心症状为不明原因的极度疲劳,这种疲劳感持续时间长达6
-
资源-针刀疗法概述.pdf
本文由陕西凯思特摘录并提供本文由陕西凯思特摘录并提供,,供广大医学界朋友共享供广大医学界朋友共享
探学习。
企业们QQ可以资料,并可参加有奖问答活动
企业:sxkaisite、扫描可以每天从小编那里获取医学资
讯哦
企业
企68们们QQQQQQQQ可以可以可以资料,并可参
-
探寻敦煌针灸文献:解锁古代针灸学的奥秘.docx
探寻敦煌针灸文献:解锁古代针灸学的奥秘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针灸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敦煌,这座位于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镇,不仅拥有举世闻名的莫高窟艺术瑰宝,还蕴藏着大量珍贵的古代文献。敦煌针灸文献便是其中璀璨的明珠,它们是古代针灸理论与实践的生动记录,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医针灸学的发展历程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这些文献涵盖了从南北朝到宋初的多个历史时期,其内容丰富多样,包括针灸理论、腧穴定位、刺灸方法、临床治疗等诸多方面,反映了当时针灸学术的发展水平和临床应用情况。从历史角度来看,敦煌针灸文献填补了唐代及以前针
-
悬灸技术课件.pptx
悬灸技术课件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汇报人:XX
目录壹悬灸技术概述贰悬灸操作方法叁悬灸的适应症肆悬灸的临床应用伍悬灸技术的推广陆悬灸技术的未来展望
悬灸技术概述第一章
悬灸技术定义悬灸起源于古代中国,是一种通过点燃艾绒,利用其热力和药效进行治疗的传统中医技术。悬灸技术的起源01悬灸技术主要通过将点燃的艾绒悬挂在皮肤上方,利用产生的热量和艾绒的药性,对特定穴位进行温灸治疗。悬灸技术的操作方法02悬灸技术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风湿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具有良好的疗效。悬灸技术的应用范围03
悬灸技术起源历史文献记载古代医疗背景悬灸技术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用于温通经络、调和气
-
拔罐技术课件.pptx
拔罐技术课件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汇报人:XX
目录壹拔罐技术概述贰拔罐的原理叁拔罐操作方法肆拔罐的适应症与禁忌伍拔罐的临床应用陆拔罐技术的现代研究
拔罐技术概述第一章
拔罐的定义拔罐疗法起源于古代,是一种通过吸拔皮肤表面,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传统中医方法。拔罐疗法的起源现代医学中,拔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缓解肌肉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拔罐的现代应用拔罐通过在皮肤上形成负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拔罐的原理010203
拔罐的历史起源中医理论的融合古代医疗实践拔罐技术起源于古代,最初用于治疗疾病,如古埃及和希腊的医学文献中已有记载。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拔罐被纳
-
浮针疗法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oc
PAGE
PAGE1
浮针疗法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对浮针治疗方法配合再灌注活动进行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分析。
方法:给予针灸门诊痛症患者浮针疗法以及灌注运动治疗,部分患者可以留置软管。结论:浮针疗法对于痛症的治疗非常有效,操作过程简单安全,。
关键词:浮针治疗再灌注活动痛症疗效。
浮针的组成包括针芯、软套管和针座保护套三部分,浮针是由三者组合成一次性针具,浮针疗法是符仲华先生经过数年研究探索于1996年所提出的一项“绿色疗法”,浮针疗法有别于传统针刺手法,脱离了经络、腧穴、气血理论,不深入肌肉层,主要进入到浅筋膜层,是在局限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