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货币资金(5).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现金的管理 (一)现金的定义与特征 1.现金的定义 狭义的现金是指通常存放于企业财务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 广义的现金,除了库存现金外,还包括银行存款和其他可以普遍接受的流通手段,主要有: (1)银行汇票。由出票银行签发的,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2)银行本票。由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3)邮政汇票。即邮局在办理汇兑业务时出具并承付的票据。 (4)个人支票。即在银行开立有户头的个人所开具的支票。 (5)旅行支票。即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面额供持票人在旅途中作支付使用的支票。 注意:出纳员手中持有的邮票、远期支票、职工借条; 企业持有金融市场的各种基金、存款证以及其他类似的短期有价证券;凡是不受企业控制的、不是供企业日常经营使用的现金,也不能包括在现金范围之内。例如,公司债券偿债基金、受托人的存款、专款专储供特殊用途使用的现金等。 2.现金的特点 (1)货币性 (2)通用性 (3)流动性 (二)现金的使用范围与库存现金限额 1.适用范围 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企业只能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 (1)职工的工资和津贴 (2)个人的劳务报酬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2.库存现金的限额 一般为 3-5天的正常现金开支需要量,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最高不超过15天的现金开支需要量。 企业每日结存的现金不能超过核定的库存限额,超过部分应按规定及时送存银行,低于限额的部分,可向银行提取现金补足。 (三)现金的内部控制 1.实行职能分开原则 2.现金收付的交易必须有合理的原始凭证 3.建立收据和发票的领用制度 4.加强监督与检查 5.企业的出纳人员应定期进行轮换,不得一人长期从事出纳工作 二、现金的序时核算 (一)定义 指根据现金的收支业务逐日逐笔地记录现金的增减及结存情况。 (二)现金日记账——三栏式 每日终了,出纳应作好的工作: 1.在现金日记账上结出“本日收入”合计和“本日付出”合计,计算出余额记入“结余”栏; 2.本日结余与库存现金的实有额相核对,二者应一致,若不一致应调整 3.本日余额与库存现金限额相比较 三、现金的会计处理 (一)科目设置及账务处理 “库存现金”,用来核算企业库存现金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 即狭义现金; [例1]华联公司2007年6月5日发生如下现金收入业务:收到零星销售收入500元,增值税税额85元,收到职工张艺应交款项300元。 借:库存现金 885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85 其他应收款 300 [例2]华联公司2007年6月8日发生如下现金支出业务:支付职工张强差旅费600元,购买办公用品支出200元,发放职工工资65800元,现金送存银行1200元。 借:其他应收款 600 管理费用 200 应付职工薪酬 65800 银行存款 1200 贷:库存现金 67800 (二)备用金的核算 1.备用金的手续 备用金指企业预付给职工和内部有关单位用作差旅费、零星采购和零星开支,事后需要报销的款项。 (1)预借时,填写“借款单”批准后领取 (2)预借数额较大的以电汇和信汇方式解决,用途严格按照规定 (3)办事完毕,在规定期限内报销,剩余要及时交回,不得拖欠 核算通过“其他应收款”或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 2.管理办法 (1)随借随用、用后报销制度 适合不经常使用的单位和个人 [例3]华联公司行政管理部门职工王刚,2006年5月8日因公出差预借备用金350元,实际支出200元,经审核应予以报销,剩余现金150元应交回财务部门。 (1)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350 贷:库存现金 350 (2)借:管理费用 200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200 (3)借:库存现金 150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150 [例4]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