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doc
第2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第59页-6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摆小棒计算和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口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一作十再减”的道理,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大家还记得吗?谁能完成下面的计算问题?
(课件出示)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师:地球上,正是因为有了“绿”而变得生机盎然、多彩多姿,我们国家把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目的就是为我们美丽的家园增添一份绿。你看,小朋友们已经开始植树了。[来源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解决问题:还要种多少棵树?
(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我们能得到哪些信息?求的问题是什么?
生1:要种34棵树,已经种了6棵。
生2:求还要种多少棵树。
师:如何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34-6=。
师:34-6,个位上4减6不够减,我们如何口算呢?
(课件出示小棒图)
生:4减6不够减,可以打开1捆小棒再减。
……
请大家先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是怎样摆的,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先组内说,再汇报。
(1)学生按教师要求自己操作摆小棒,边摆边说。
(2)学生按图进行操作、交流、表达,然后汇报交流。
生:把34分成20和14,先算14减6等于8;再算20加8等于28,所以34-6=28。
师:谁还有其他方法想说一说的吗?
生:把34分成24和10,先算10减6等于4;再算24加4等于28,所以34-6=28。
(课件出示小棒图)
师:实际上这两种方法,都是因为从4根里拿走8根不够拿,所以都从3捆里拆开一捆,这两种方法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借十法”。
2.解决问题:在算式上表示出丫丫和亮亮的口算方法。
(课件出示并板书)
师:你发现今天学习的减法与昨天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说一说: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借1。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60“练一练”第1题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并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2.课件出示教科书P60“练一练”第2题
师:题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你是如何列式的?又是如何计算的?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可参考作业本P40页。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让学生自主思考,再集中交流。
借助小棒,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算理。
通过让学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从而也明确了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强化知识记忆。
板书
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教后
反思
课堂教学要与课后练习相结合,不能只看课堂上学生口述算理,更要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重视学生课后是否真正掌握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