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知识清单.pdf

发布:2025-06-08约1.0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知识点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1、农业的起源

(1)起源背景: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先民在长期食物采集活动中加深

对可食用植物的认识。

(2)发展历程:

①距今约2万年,开始对野生植物进行管理。

②距今约1万年,南北方出现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③目前已知世界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是祖先对人类文明的重

要贡献。

2、农业对生活的影响

(1)促进定居生活:人们因农业发展开始定居,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

畜,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2)奠定文明基础。

(3)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重要基础。

知识点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1、河姆渡遗址概况

(1)位置:浙江余姚,位于长江下游地区

(2)时间:距今约7000年。

2、生活与生产特征

①居住:干栏式建筑(木桩插地,木板筑屋);木结构水井(迄今发现年代最早

之一)。

②农业

(1)农业作物:大量水稻遗存。

(2)生产工具:骨耜(先进农业生产工具),稻作农业具相当规模。

③家畜饲养:猪、狗,还狩猎野猪、鹿等。

④手工业

(1)漆艺:懂得使用天然漆。

(2)制器:会制作陶器、玉器、骨哨,有雕刻技术

(象牙雕刻器是我国最早之一)。

知识点二、仰韶文化与河姆渡文化

1、仰韶文化

(1)概况

①分布:黄河中游地区

②时间:距今约7000~5000年

(2)特征

①生产:粟作农业,定居生活

②文化:彩陶(绘鱼、鸟、花等图案)

(3)半坡遗址

①位置与时间: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

②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有灶坑。

③生产:磨制石器,种粟黍,养家畜,渔猎,采集。

④其他:用装饰品,制陶埙,会纺织制衣。

(4)社会形态

①兴盛时期:氏族社会。

②居住情况:有大房子(可能是氏族首领居所或处理事务场所)。

③社会特征:早期墓地氏族成员地位平等,无贫富分化;晚期墓地出现贫富差别。

2、大汶口文化

(1)概况

①分布: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

②时间:距今约5900-4400年

(2)特征

①晚期制陶技术发展,能制精致陶器

②同一墓地墓葬贫富差异明显,出现贫富分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