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课件(共22张PPT).pptx

发布:2025-02-04约3.2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学目标·了解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存,学会从考古发现中获取信息,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地之一,理解农业起源和定居生活的重要历史意义。(史料实证)·通过农业发展、生产力进步对人类文明推动作用的分析,认同我国先民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杰出智慧与取得的卓越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唯物史观、家国情怀)·通过小组合作,对比分析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活的异同,认识地理环境对农耕文化的影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我国具有一万年的文化史。(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火眼金睛——我是“小农人”】导入从同学们熟悉的身边粮食作物导入,拉进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设计意图

一、南稻北粟: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任务1:自主阅读教材P9,回答下列相关问题。①.我国原始农业是怎样起源和发展的?②.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古人类活动场景想象图原始农作场景想象图旧石器时代:采集狩猎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生产距今约2万年距今约1万年开始对野生植南北方同时出物进行管理。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粒和黍粒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黍的国家

定居生活磨制石器饲养家畜制作陶器原始社会生产力提高原始农业兴起2.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片,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陶器。陶器发明后,人类不仅可以用它用烧煮食物,而且能储存食物和饮用水。这有利于人类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长江流域: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任务2阅读教材11页并结合以下图片史料,梳理河姆渡人生产生活情况,完成学案表格。木结构水井房屋复原想象图猪下颌骨碳化稻粒骨耜狗头骨猪纹陶钵朱漆碗骨笛玉器双鸟朝阳纹牙雕浙江余姚,距今约7000年设计意图

二、长江流域: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任务2阅读教材11页并结合以下图片史料,梳理河姆渡人生产生活情况,完成学案表格。浙江余姚,距今约7000年河姆渡人时间地点房屋农作物生产工具家畜手工业

考古学文化:指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一组具有特征的实物遗存,用以表示考古遗存中属于同一时期有地方特征的文化共同体。“实物遗存”一般是指陶器、生产工具、装饰品、建筑形式、墓葬结构和埋葬习俗等。其命名方式之一是以首次发现某种考古学文化的典型遗址的小地名来命名。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距今约年。仰韶先民主要种植,过着定居生活。在陶器表面绘出鱼、鸟、花等图案的是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因首次在河南渑池县发现而命名。半坡遗址位于东部半坡村,距今约年,是一处重要的仰韶文化遗址。7000-5000粟彩陶6000三、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概念解读仰韶村遗址陕西西安

灶坑半坡人房屋复原想象图粟遗存人面鱼纹彩陶盆猪骨石斧纺轮任务3阅读教材12页并结合以下图片史料,梳理半坡人生产生活情况,完成学案表格。半坡陶埙骨锥、骨梭三、黄河流域:1.仰韶文化

任务3:阅读教材12页并结合以下图片史料,梳理半坡人生产生活情况,完成学案表格。三、黄河流域:1.仰韶文化半坡人时间地点房屋农作物生产工具家畜手工业

活动1:根据上述所学,尝试将下面图片进行归类。结合分类,以小组为单位,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并模演对话的场景。温馨提示:①对话内容的补充可以展开合理想象,但必须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②模演场景时组内做好分工,做到人人参与。

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123456789101112131415135681012131524791114

对话1:半坡人:我住在_______________,距今有____________年了。河姆渡人:我住在______________,距今有____________年,我的历史更悠久。对话2:半坡人:我家的房子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河姆渡人:我家的房子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对话3:半坡人:我们的主食是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主要种植_______________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