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723-2018 食用菌菌渣型基质生产技术规程.docx
ICS65.080B22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723—2018
食用菌菌渣型基质生产技术规程
2018-04-09发布2018-05-09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3/T272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春荣、毕君、李联地、高红真、高运茹、牛玉柱、王志彬、孙玉军、张汉春、张海峰、刘淑斌。
DB13/T2723—2018
1
食用菌菌渣型基质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范了食用菌菌渣型基质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菌渣堆肥化处理、菌渣堆肥筛分、基质配制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食用菌菌渣基质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CJJ/T86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J/T3059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技术评价指标
LY/T1239-1999森林土壤pH值测定方法
NY525有机肥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食用菌菌渣Ediblefungi(mushroom)residue
食用菌菌渣是指栽培食用菌以后剩下的固体废物。
3.2
食用菌菌渣型基质Ediblefungiresiduematrix
以食用菌菌渣为主要原料,添加部分自然形成或人工的,具有固定植物、保水保肥、透气良好、性质稳定、无毒性,适于植物生长的固体物质。
3.3
堆肥化composting
堆肥化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和酶活性加速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和转化,形成性质稳定、对环境无害的类腐殖质复合物的过程。
3.4
腐熟度putrescibility
腐熟度就是堆肥腐熟的程度,即堆肥中的有机质经过矿化、腐殖化过程最后达到稳定的程度。
2
DB13/T2723—2018
3.5
堆体温度thepilebodytemperature
堆体温度是指在堆肥过程中,堆体内部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实测温度,其直接影响着堆体内微生物的活动,进而影响堆肥发酵的方式与进程。
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食用菌菌渣基质一般要求经过堆制发酵等无害化处理,性质稳定。
4.2外观和嗅觉
质地疏松、无结块、无异味、无明显可见杂物,一般为棕色或褐色。
4.3技术指标
用于不同用途的食用菌菌渣基质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不同用途食用菌菌渣基质的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
项目
用途
试验方法
改良基质
育苗基质
栽培基质
杂物/%
≤5
≤1
≤1
体积法(杂物体积/基质总体积×100%)
有机质/%
≥20
-
≥15
按NY525中重铬酸钾容量法
pH值
5.0~8.0
5.5~7.5
5.5~7.5
按LY/T1239-1999中pH计法
容重/g.cm-3
≤1.0
0.1~0.8
0.1~0.8
环刀法(基质风干重/基质体积)
总孔隙度/%
≥35
50~95
50~95
环刀法(见附录B)
通气孔隙度/%
≥15
15~30
15~30
环刀法(见附录B)
蛔虫卵死亡率/%
≥95
≥95
≥95
按GB7959中沉淀法
5菌渣堆肥化处理
5.1场地选择
堆肥场地应选在原料集中、取运方便、交通便利、地势稍高、水电及其它资源有保障的地点,应远离居民区(与居民区直线距离不得小于500m)或与居民区隔离,并配备通风、给排水等设施。堆制场的相关运行、维护及安全生产要求应符合CJJ/T86和CJ/T3059的要求。
5.2菌渣主要类型及理化性质
食用菌菌渣主要类型及理化性质,参见附录A。
DB13/T2723—2018
3
5.3菌渣收集
将栽培过食用菌之后的菌渣收集起来,运回堆肥场地,并根据附录A菌渣种类分别堆放。收集时要注意不要混入土、石块、铁丝、塑料等杂质,如受病菌或虫卵危害的菌渣要分开收集堆放,且至少经过55℃以上的高温处理15d后才能利用。
5.4预处理
利用破碎机械(工具),采取冲击、剪切、挤压等方式,使菌棒破碎成小于8cm的小块或碎屑,并去除沙石、塑料等杂质。
5.5调节含水量
堆制前,向菌渣上洒水,边洒水边翻倒混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