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髋部骨折治疗.pptx

发布:2025-06-04约2.72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髋部骨折治疗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诊断流程

03

治疗方案

04

手术技术规范

05

术后管理

06

预后与随访

01

疾病概述

01

疾病概述

PART

解剖结构与骨折类型

01

髋部骨骼解剖

髋部由髋臼和股骨近端组成,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包括股骨颈、股骨转子间和股骨转子下等区域。

02

骨折类型

髋部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转子下骨折等类型,不同类型的骨折其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

高发人群与危险因素

髋部骨折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特别是骨质疏松的女性,以及年轻人中的运动员、高能量创伤者等。

高发人群

骨质疏松、跌倒、暴力撞击、长期饮酒、长期使用激素等因素都会增加髋部骨折的风险。

危险因素

01

02

临床分型标准

Garden分型

主要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分型,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和方向分为四型,I型为不完全骨折,II型为完全骨折但无移位,III型为有部分移位,IV型为完全移位。

Evan分型

AO分型

主要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分为两型,I型为简单骨折,II型为复杂骨折。

是国际通用的骨折分型系统,根据骨折的形态、骨折线的走向、骨折块的数量和关节的受累程度等因素进行分型,对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

2

3

02

诊断流程

PART

髋关节活动受限,不能站立或行走。

活动受限

可能出现肢体缩短或外旋畸形。

畸形

01

02

03

04

髋部疼痛,活动时加剧,有时伴有肿胀。

疼痛

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听到骨擦音或感到骨擦感。

骨擦音或骨擦感

典型症状与体征

影像学检查选择

常用检查方法,可显示骨折类型、部位和移位情况。

X线片

对于X线片难以发现的骨折或复杂骨折,CT检查更为准确。

CT检查

对于软组织损伤和隐匿性骨折有较高诊断价值。

MRI检查

术前评估指标

生命体征

评估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01

神经功能

检查坐骨神经、股神经等重要神经是否受损。

02

血液循环

评估患肢的血液循环状况,包括动脉搏动、皮肤温度、颜色等。

03

全身状况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无慢性疾病等,以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04

03

治疗方案

PART

保守治疗适应症

全身状况差

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保守治疗是首选。

03

若骨折端无明显移位,且对关节功能影响不大,可通过保守治疗促进骨折愈合。

02

无明显移位

稳定性骨折

对于稳定性较好的髋部骨折,如部分股骨颈骨折或转子间骨折,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01

手术干预时机

早期手术

对于不稳定性骨折、有明显移位或关节内骨折,应尽早进行手术,以减少并发症和后期治疗难度。

肿胀消退后

全身状况稳定

待患者髋部肿胀消退、皮肤条件改善后再进行手术,以降低感染风险。

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稳定,能够耐受手术和麻醉。

1

2

3

髋臼或股骨头严重破坏,已无法重建或修复,严重影响关节功能。

关节破坏严重

骨折后疼痛剧烈,且通过保守治疗无法缓解,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疼痛剧烈

髋部骨折导致关节功能障碍,无法正常行走或站立,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功能障碍

人工关节置换指征

04

手术技术规范

PART

根据骨折类型、骨折部位及骨折线的特点选择内固定物,确保内固定物能够稳定地固定骨折块。

内固定物选择原则

骨折类型与内固定物匹配

内固定物材质应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强度和韧性,以确保其在体内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内固定物材质选择

内固定物的尺寸应当与骨骼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避免过大或过小影响固定效果。

内固定物尺寸选择

复位精度控制

解剖复位

尽可能恢复骨骼的正常解剖结构,减少骨折端的错位和畸形愈合。

01

复位稳定性

确保复位后的骨折端稳定性,避免术后再次移位。

02

功能复位

在尽可能保持解剖复位的基础上,尽量恢复关节的功能。

03

术中并发症预防

神经血管损伤预防

在手术过程中仔细分离和暴露神经血管,避免损伤。

关节内骨折处理

对于关节内骨折,应当尽可能恢复关节面的平整,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出血控制

在手术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避免术后出血和血肿形成。

感染预防

严格遵守手术无菌操作规范,术后及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05

术后管理

PART

早期康复训练

根据手术方法和内固定稳定性确定,一般在术后几天内开始。

康复训练开始时间

包括肌肉锻炼、关节活动度训练和步态训练等,以恢复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训练内容

循序渐进,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和内容,避免过度训练和二次损伤。

康复训练原则

抗凝治疗目的

常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根据个体情况选择。

抗凝治疗药物

抗凝治疗持续时间

根据手术情况、患者年龄和凝血功能等因素确定,一般持续到术后一定时间。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