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学标本采集、送检和转运规范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病原学标本采集、送检和转运规范考核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
1.下列哪种标本采集方法错误的是()
A.咽拭子标本采集应在咽部两侧扁桃体及咽后壁擦拭
B.血培养标本应在发热初期或高峰期采集
C.痰标本采集应留取清晨第一口痰
D.尿液标本采集应留取中段尿,无须清洁外阴
答案:D。解析:尿液标本采集留取中段尿时,需要先清洁外阴,以减少污染。
2.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一般情况下,不超过()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答案:B。解析:标本采集后一般应在2小时内送检,以保证标本的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对于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标本转运,错误的是()
A.应采用三层包装
B.转运箱应密封,并有明显的生物危险标识
C.标本可与普通医疗废物一起转运
D.转运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答案:C。解析: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标本属于高风险生物样本,不能与普通医疗废物一起转运,必须按照特殊的生物安全要求进行单独转运。
4.采集脑脊液标本时,通常采集的部位是()
A.腰椎间隙
B.颈椎间隙
C.胸椎间隙
D.骶椎间隙
答案:A。解析:临床上采集脑脊液标本通常选择腰椎间隙进行穿刺,此处较为安全且易于操作。
5.下列关于标本送检单填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
B.只需填写临床诊断,不需要填写症状和体征
C.应注明标本采集的时间
D.填写送检的标本类型
答案:B。解析:标本送检单不仅要填写临床诊断,还应详细填写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便检验人员更好地了解病情,提高检测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判断题
1.为了保证标本的质量,采集标本时可以使用过期的采集器具。()
答案:错误。解析:使用过期的采集器具可能会影响标本的质量,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因此必须使用在有效期内的采集器具。
2.采集标本时,若患者正在使用抗生素,应在申请单上注明。()
答案:正确。解析: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会影响标本中病原体的生长和检测结果,在申请单上注明可以让检验人员在检测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3.标本转运过程中,只要保证转运箱密封即可,不需要考虑温度等其他因素。()
答案:错误。解析:不同的标本对转运条件有不同的要求,除了保证转运箱密封外,还需要考虑温度、光照等因素,以确保标本的质量。
4.对于厌氧菌培养的标本,应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
答案:正确。解析: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难以生存,采集和转运厌氧菌培养的标本时,应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以保证厌氧菌的存活,提高检测的阳性率。
5.采集标本时,不需要对采集部位进行消毒。()
答案:错误。解析:采集标本前对采集部位进行消毒可以减少皮肤表面的细菌污染,提高标本的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简答题
1.简述病原学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答案:病原学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包括:(1)无菌操作原则:采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防止标本被污染,确保所采集的标本能真实反映患者体内的病原体情况。(2)适时采集原则: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病程,选择在最佳时间采集标本。例如,对于发热性疾病,尽量在发热初期或高峰期采集血培养标本;对于呼吸道感染,在发病早期采集标本阳性率可能更高。(3)适量采集原则:采集的标本量应足够进行相关检测,但也不宜过多,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和不必要的浪费。不同类型的标本有不同的采集量要求,如血培养一般成人每次采集10-20ml,儿童3-5ml。(4)正确采集方法原则:根据不同的标本类型,采用正确的采集方法。如咽拭子应在咽部两侧扁桃体及咽后壁擦拭;痰标本应留取深部咳出的痰液等。(5)安全采集原则:采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和职业暴露。
2.简述标本送检的注意事项。
答案:标本送检的注意事项如下:(1)及时送检: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一般不超过2小时,以保证标本中病原体的活性和标本的质量。如不能及时送检,应根据标本类型采取适当的保存方法,如冷藏、保温等。(2)正确标识:标本容器上应贴有清晰的标签,注明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科室、床号、标本类型、采集时间等信息,确保标本与患者信息的一致性。(3)填写送检单:详细填写标本送检单,除患者基本信息外,还应填写临床诊断、症状、体征、用药情况等,以便检验人员更好地了解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进行结果分析。(4)妥善保存和运输:根据标本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保存和运输条件。如一般的细菌培养标本可常温运输;病毒标本通常需要冷藏或冷冻运输;厌氧菌标本应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同时,标本应放置在密封、防漏的容器中,防止标本泄漏和交叉污染。(5)专人负责:标本最好由专人送检,以确保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