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标本采集与送检规范考核试题(附答案).docx
微生物标本采集与送检规范考核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哪种标本采集方法是错误的()
A.采集血液标本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B.尿液标本采集前应清洁外阴
C.痰液标本应在清晨起床后立即采集
D.粪便标本应采集成形粪便的表面部分
答案:D。粪便标本应采集有脓血、黏液部分,而不是成形粪便的表面部分。
2.对于怀疑菌血症的患者,采血时间最好在()
A.发热开始时
B.发热高峰时
C.发热结束时
D.任何时间均可
答案:B。发热高峰时细菌在血液中浓度相对较高,此时采血阳性率更高。
3.进行痰培养时,合格的痰标本是指()
A.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
B.白细胞10个/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25个/低倍视野
C.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
D.白细胞10个/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25个/低倍视野
答案:A。合格痰标本要求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这样能减少口腔污染。
4.脑脊液标本采集后应()
A.常温保存,24小时内送检
B.4℃保存,尽快送检
C.立即保温送检,不得超过1小时
D.放冰箱冷冻保存
答案:C。脑脊液标本很容易受到温度等因素影响,需立即保温送检,不得超过1小时。
5.采集咽拭子标本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患者进食后立即采集
B.采集部位为两侧腭弓、咽及扁桃体
C.采集后将拭子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送检
D.用压舌板时应压在舌的前1/3处
答案:B。采集咽拭子标本应避免在患者进食后2小时内进行;采集后拭子应放入无菌采样管中;用压舌板应压在舌的后2/3处。
6.尿液标本做细菌培养时,一般采集()
A.前段尿
B.中段尿
C.后段尿
D.随机尿
答案:B。中段尿受污染的可能性较小,适合做细菌培养。
7.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重新采集标本()
A.标本采集量不足
B.标本被污染
C.标本标签与申请单信息一致
D.标本采集时间不符合要求
答案:C。标本标签与申请单信息一致是正常情况,不需要重新采集;而标本采集量不足、被污染、采集时间不符合要求都需要重新采集。
8.对于厌氧菌培养的标本,采集方法错误的是()
A.深部脓肿应在局部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
B.避免接触空气
C.可以用棉拭子采集标本
D.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答案:C。厌氧菌培养标本应尽量避免使用棉拭子采集,因为棉拭子容易携带空气,不利于厌氧菌生存。
9.采集伤口标本时,应()
A.用碘伏消毒后直接采集
B.先清除表面脓液,再从深部组织采集
C.只采集表面脓液
D.采集后可常温放置24小时再送检
答案:B。采集伤口标本应先清除表面脓液,从深部组织采集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病原菌;用碘伏消毒后应待其干燥;标本应尽快送检。
10.血培养标本的采血量一般为()
A.成人5-10ml,儿童1-5ml
B.成人10-20ml,儿童5-10ml
C.成人1-5ml,儿童0.5-1ml
D.成人20-30ml,儿童10-15ml
答案:A。一般成人血培养采血量5-10ml,儿童1-5ml。
11.痰标本采集后若不能及时送检,应()
A.常温保存
B.4℃冰箱保存,不超过24小时
C.放于37℃温箱保存
D.用甲醛固定保存
答案:B。痰标本采集后若不能及时送检,可4℃冰箱保存,不超过24小时。
12.采集粪便标本检查阿米巴原虫时,应()
A.采集后立即送检
B.标本中加入防腐剂
C.用热水将便盆加温后采集,立即送检
D.采集成形粪便的表面部分
答案:C。检查阿米巴原虫时,要用热水将便盆加温后采集,立即送检,以保持原虫的活力。
13.以下关于标本送检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标本应及时送检
B.送检过程中应避免标本受到震动
C.所有标本都可以常温送检
D.标本送检时应携带完整的申请单
答案:C。并不是所有标本都可以常温送检,如脑脊液等需要保温送检,一些特殊标本可能还有其他保存和送检要求。
14.采集胸腹水标本时,一般采集量为()
A.5-10ml
B.10-20ml
C.20-30ml
D.50-100ml
答案:D。胸腹水标本一般采集量为50-100ml。
15.当采集多种标本时,采集顺序一般为()
A.血标本、其他标本、痰标本
B.痰标本、血标本、其他标本
C.其他标本、痰标本、血标本
D.无固定顺序
答案:A。一般先采集血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