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生物标本采集与送检试题及答案.docx

发布:2025-05-25约3.1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生物标本采集与送检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关于血液标本采集,错误的是

A.一般在患者发热初期或高峰时采集

B.成人每次采血量为5-10ml

C.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应在使用抗生素2小时后采血

答案:D

解析: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应在使用抗生素前采血,如已用抗生素,应在停药2-7天后采血,以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A选项,发热初期或高峰时细菌在血液中浓度相对较高,有利于检测。B选项,成人每次采血量5-10ml是合适的量。C选项,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可保证细菌的活性和检测的准确性。

2.尿液标本采集时,一般留取

A.随机尿

B.晨尿

C.餐后尿

D.中段尿

答案:D

解析:中段尿可避免尿道口细菌的污染,是尿液标本采集的常用方法。随机尿常用于急诊等情况,但易受饮食、运动等因素影响。晨尿相对浓缩,适用于某些物质的检测,但在微生物检测中中段尿更合适。餐后尿一般用于检测尿糖等。

3.痰液标本采集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患者应先漱口

B.深咳后取痰液

C.可留取24小时痰液

D.痰液标本可在常温下放置数天再送检

答案:D

解析:痰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常温放置数天会导致细菌大量繁殖或死亡,影响检测结果。A选项,先漱口可减少口腔细菌的污染。B选项,深咳后取痰液可获得下呼吸道的标本。C选项,留取24小时痰液可用于检测结核杆菌等。

4.脑脊液标本采集后应

A.常温放置1小时后送检

B.冷藏保存24小时后送检

C.立即保温送检

D.室温放置2-3天再送检

答案:C

解析:脑脊液标本中细菌对温度等环境因素敏感,采集后应立即保温送检,防止细菌死亡或繁殖,影响检测结果。A选项常温放置1小时可能导致细菌状态改变。B选项冷藏保存24小时会影响细菌活性。D选项室温放置2-3天细菌已无法准确检测。

5.下列哪种标本采集时不需要严格无菌操作

A.血液标本

B.脑脊液标本

C.痰液标本

D.关节腔积液标本

答案:C

解析:痰液标本采集虽然也需要一定的清洁,但相比血液、脑脊液、关节腔积液等标本,对无菌操作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血液、脑脊液、关节腔积液等标本一旦被污染,会严重影响检测结果和诊断。

二、多选题

1.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包括

A.早期采集

B.无菌采集

C.适量采集

D.及时送检

答案:ABCD

解析:早期采集可在疾病早期获得病原体,提高检测阳性率。无菌采集可避免外界细菌污染标本,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适量采集能满足检测需求,又避免过多采集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及时送检可保证病原体的活性,减少因放置时间过长导致的检测误差。

2.以下关于粪便标本采集正确的有

A.采集新鲜粪便

B.挑取有脓血、黏液部分

C.可用棉拭子插入肛门4-5cm处取粪便

D.标本可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答案:ABC

解析:采集新鲜粪便可保证病原体的活性。挑取有脓血、黏液部分可能含有更多的病原体,提高检测阳性率。对于无法自行排便的患者,可用棉拭子插入肛门4-5cm处取粪便。而标本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导致病原体死亡或受外界环境影响,所以D选项错误。

3.呼吸道标本采集包括

A.痰液标本

B.咽拭子标本

C.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

D.胸腔积液标本

答案:ABC

解析:痰液标本、咽拭子标本、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都属于呼吸道标本采集的范畴。胸腔积液标本主要来自胸腔,不属于呼吸道标本。

4.影响标本送检质量的因素有

A.运输时间

B.运输温度

C.标本保存方式

D.标本采集部位

答案:ABCD

解析:运输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病原体死亡或繁殖,影响检测结果。运输温度不适宜也会对病原体产生影响。标本保存方式不当,如没有按要求保存,会导致标本变质。标本采集部位不准确,可能无法采集到含有病原体的标本。

5.对于怀疑厌氧菌感染的标本采集,正确的是

A.避免接触空气

B.标本应尽量多采集

C.可采用注射器抽取标本

D.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

答案:ACD

解析:厌氧菌对氧气敏感,避免接触空气可保证厌氧菌的存活。采用注射器抽取标本可减少空气接触。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可保证厌氧菌的活性。而标本采集量应适量,并非越多越好,过多采集可能增加患者痛苦且对检测结果并无帮助。

三、判断题

1.采集标本前不需要告知患者采集的目的和方法。(×)

解析:采集标本前告知患者采集的目的和方法,可取得患者的配合,保证标本采集的顺利进行和质量。

2.所有标本采集后都可以在常温下长时间保存。(×)

解析:不同的标本对保存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很多标本需要及时送检或在特定的温度、环境下保存,常温长时间保存会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